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说勤奋》解读和教学建议

《说勤奋》解读和教学建议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896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说勤奋》解读和教学建议,

《说勤奋》解读和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演讲稿,或者说是一篇论说文。论述的题目是《说勤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课文最后道出了写作目的: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仍不能忘记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有首歌唱得好,“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所以书上这么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冰心曾经也说:“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

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作者选择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他从小到大都在勤奋学习,特别是关于那个“圆木警枕”的典故成为美谈,沈括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像类似于这个典故的勤学例子还有很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牛角挂书”等故事都广为流传。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他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硬是靠着勤奋,靠着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最终后来居上,名列前茅。后来他在外国留学深造,成功地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说就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教学这样的论说文,必须理清论述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讲,我们不能用这样的术语来教学,必须用最通俗的话来理解。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倡勤奋?孩子可以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找到答案。作者又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道理的呢?显然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服力更加强。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个空白可以让孩子寻找资料或者已有生活经验做进一步举例论证。从而深刻理解“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开展演讲活动,灵活运用课文这个例子进行演讲。

课文还承担着识字和积累发展语言能力的任务,生字表9个生字都要掌握;第三题中6个词语要熟读并选择运用;包括华罗庚的那句名言也应积累。

一、字词句教学要扎实

这节课一开始老师要带领学生写写“勤”,接着让学生注意是“力”字部,提问为什么是“力”字部?然后交流“说”的意思,最后齐读课题。这样的设计,不仅很巧妙地揭示了课题,而且突出指导了难写的“勤”字,更让学生对“勤”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整节课中要能注意字词的落实,如学生在读课文时,“剥”字要及时纠正,把“剥”的两种读音分别在何种情况下读的知识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又如对笔画容易写错的“惯”字的写字指导也可以看出老师对字词教学的重视。生字词在四年级没必要一个一个讲解,但是老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或是读音,或是字形,或是意思,长此以往学生将收益匪浅。在句子教学中除了对重点句反复朗读外,老师抓住了文中的设问句这一特殊的句子,让学生认识了设问句,感受了设问句的作用。字词句的基本教学都落实到位,这应该是第一课时的特点。

二、读、说贯穿始终

教学中,学生要在课堂上始终在说、在读,训练扎实到位。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猜一猜:作者想讲关于勤奋的什么呢?学生有的猜写名人勤奋的故事,有的猜有勤奋的名人名言,有的猜讲勤奋的道理。当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读书,看看自己猜对了吗?学生自读课文结束后,就围绕自己的猜对了什么交流,其间又采用了个别读、找伙伴读、想读的一起读等读书的方式,老师还不断地激励,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反复读书,而这样的设计不会让学生产生读书疲倦,相反有猜对的惊喜、有与伙伴合作的愉悦、有表现自己的成功感。

语文第一课时,它涵盖了字词教学、通读课文、初步学习课文等诸多内容,对于每一项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们肢解,而是融会贯通。尤其在进行各项基本训练时能始终围绕文章的中心,有效地突出重点,在不断推进中让学生慢慢走近文本、认识文本、熟悉文本,进而对文本有了初步的印象,相信有了这样的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更轻松有效,认识会更深刻。第一课时怎么上?第一课时应该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我想只要每一个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特点,精心设计,第一课时同样会很精彩!
 

,《说勤奋》解读和教学建议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