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九
By: 陈冬珍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内容。
2、感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温故知新
1、认读词语。
2、选词填空。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一拥而上 不由分说)
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 )地要小稻秧把营养交出来。小稻秧不愿意交出营养,这群杂草( ),( )地跟小稻秧抢营养,真是( )。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恰当而又实在的复习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上一节课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选词填空训练还体现了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目的。]
二、情境导入,情趣盎然
今天,老师受学校红领巾电视台导演的委托,要在我班挑选几位出色的演员表演课本剧《小稻秧脱险记》,演得好,要拍成电视节目在全校播放。为了演好课本剧,我们得先读好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 www.lexue88.com)
本文转载
1、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每一个角色,并选择自己乐意表演的角色,反复朗读他说的话;
2、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3、尽可能表现得让大家觉得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上电视有很强的吸引力。创设这一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品词析句,读读演演
1、学习1、2自然段。
老师读1、2段。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的表演。师生分角色表演,理解词语,指导读好杂草、小稻秧的话。
2、学习3、4、5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读3、4、5段。评议,指导理解“警觉、收拾”
警觉:通过表演理解;
收拾: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收拾”是什么意思?听老师再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请你把房间收拾一下。”这里的收拾又是什么意思?
个别读、男女读、集体读。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 www.lexue88.com)
本文转载
2)读得很好,如果上电视表演,那还得配上丰富的表情、适当的动作,还要有灵活的自创语言。比如:杂草问:“你是谁?敢坏了我们的好事?”喷雾器说:“我是谁?我是你们的克星——喷雾器大夫呀!”杂草不服气地说:“你有什么本事?敢来这里撒野?” 喷雾器说:“我是专门来收拾你们的!”杂草说:“快滚开,不要多管闲事!”
分角色表演其他同学做一回导演,请你们认真看,等一下要请你们评判。
3、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课文中的词语都懂了。现在再读,一定读得更好。
请三名表现最出色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4、现在,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个问题: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情景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始挑选角色,即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理解课文中重点的词语,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角色选定后,模拟广播剧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新课程理念,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你想对故事中的哪一个角色说说自己的感受呢?
杂草,我想对你说:
小稻秧,我想对你说:
喷雾器大夫,我想对你说:
[当学生还沉浸在电视剧的趣味当中,模仿现实生活中媒体常用的“观众互动”方式,请所有“听众”“拿起电话”给“主持人”打电话,把你想对故事中任何一个角色说的话告诉主持人,把你听了这个故事的启发和感受告诉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学生的思想获得启迪,情感得以升华,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初步培养。]
tag: 教学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