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与练,
www.lexue88.com
【
学法导航】
整体把握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世界地位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各个行业或部门都有其自身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在学习时要注意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 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查阅下列概念: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资本主义萌芽等。
第二、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将青铜冶铸、冶铁炼钢、瓷器制作、丝织技术的发展情况,按照不同时期分别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课本没有具体介绍的造纸业、漆器制造业、棉纺织业等行业也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第三、我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上长期居领先地位,素称发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在学习时要充分认识其特殊地位。
第四、可以 收集“南海一号”、“南越王墓”、海上丝绸之路等有关资源,领略古代手工业的魅力和影响力。
第五、要注意学会认识、鉴赏文物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高超成就的文物很多,包括金属制品、瓷器和纺织品等各个方面,如司母戊大方鼎、唐朝的“唐三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等,这些都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发达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中国人创造高度发达文明的典型例证;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物品,所以每一件文物都是国家的瑰宝,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与盗窃、倒卖文物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
小资料】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
1972年3月至7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一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基本完整的丝织物和服饰达一百余件。在这批丝织物中,最抢眼的是“素纱襌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墓主是第一代軑侯利苍的妻子。她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后几年。作为第一代軑侯妻子随葬品的“素纱襌衣”是两千一百多年前的丝织精品。它反映了西汉初期我国养蚕、缫丝、织造的高超水平。 素纱襌衣,身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领口和袖口有较厚重的绛色缘边。如果除去缘边,重量仅为半两多点。根据计算,这种衣料每平方米仅重12至13克,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
高级的纱料,并不以纺织的空隙多为好,而主要是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在纺织学上,衡量纤度有专用的计量单位,每9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1克,其纤度称“一旦”。旦数越小,纤维越细、越好。现在生产高级丝织物乔其绢,其纤度为14旦,而素纱襌衣纤度竟然只有10.5至11.3旦。
对此,有人质疑:人类发明衣裳,原本是为保暖遮羞,素纱襌衣既不能保暖,又不能遮羞,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穿呢?
素纱襌衣的命名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用的是没有染色的白纱;“襌衣”,是说衣裳的形制是没有衬里的。《礼记·玉藻》:“襌为絅”。郑注:“絅,有衣裳而无里。”由此可见,襌衣就是单衣。
如果从功用方面命名,素纱襌衣也可以称为“景衣”、“絅衣”、“褧衣”。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释《仪礼·士昏礼》时说:“景与絅、褧,音相近,义正同。”从功用方面上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是合乎景衣或褧衣要求的。素纱襌衣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套在婚礼服外面的罩衫。
【
体验高考】
1.(2010·安徽卷)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
A
B
C
D
www.lexue88.com
【
解析】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六安双墩汉墓。
【
答案】C
2.(2010·江苏卷)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
解析】材料中已经说明了“造作水排,铸为农器”即可选出正确答案D,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激动机械轮轴带动古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不停地给炉内加氧,“用力少,见功多”,大大提高冶铁效率。
【
答案】D
3.(2010·重庆卷)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
解析】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答案】C
4.(2010·上海卷)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解析】 棉布在中国出现最早在宋代。
【
答案】D
【
同步训练】
1.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2.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描写的是( )
A.青瓷 B.青花瓷 C.彩瓷 D.白瓷
3.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
①茶叶 ②丝绸 ③鸦片 ④五彩瓷 ⑤咖啡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4.“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铁、瓷等器物6000多件。专家认为,“南海I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
①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 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6.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官府垄断贸易
C.打压商人 D.闭关锁国
7.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