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指南录后序》教案5,
爱国思想、坚强不屈的斗志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第三,照应开头,不仅归结而且深化全段内容。“死而死矣”表明了自己为国家不惜一死的决心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概括以上18个排比句分述的情状;末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是无比悲愤的感叹。当他处身于险境时,是“死固付之度外”的,但事后回想起来,身世之痛,兼以山
河破碎,国土沦亡的家国之痛,其悲痛是无以复加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叙述作者艰险的遭遇。
全文分两部分即叙述──说明。
第三课时
予在患难中,间 以诗记 所遭, 今 存 其本不忍废,道中手 自钞录:
有时 记述自己的遭遇 现在保存这稿本 丢
掉 亲手
钞通抄
使北营, 留北关⑹外, 为一卷;发(于)北关外,历吴门、毗陵⑺,渡
出使 扣留 (的部分)作为 出发
经过 渡过
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于)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
重回 逃脱 逃到
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 三山,为一卷。将 藏之 于家,使来
从 海路 又来
打算把这部诗集收藏在家里 让后代
者⑻读 之,悲⑼ 予 志焉。
的人 读到它 了解和同情我的心志
焉:语气词
是年 夏 五,改元 景炎,庐陵 文天祥自序(于)其诗, 名曰《指南
这一年夏季五月 年号为 人 给自己的诗集写了序
序:名作动,写序
录》。
第二部分:说明诗集的上来、编诗的用意、诗集的命名。──说明
简析课文:
一、本文两大部分之间的关系:
作者编诗的用意──“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他的“志”就是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救国”
,第二自然段所说的“将以有为”,第三自然段中所说的“中兴”。这种深厚的爱国感情贯穿全篇,渗透
在前四段的叙述中,体现在后两段的说明中,这就是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
1.第四段以抒情领起记叙,中间叙写种种危险遭遇时,悲愤之情凝于笔端,末尾以抒情深化记叙。
2.在叙述过程中穿插抒情,如叙述被扣于北营时感叹“而予不得归矣”,叙述颠沛流离于长淮间时抒发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的悲愤之情。
3.最主要的:前三段叙述艰苦历程的每一阶段, 都在关键处表露出深厚的爱国之情。如第一段叙述出使
北营时说“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第二段叙述北行时说“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
云:‘将以有为也。 ’”第三段叙抵真州,与东西二阃约定连兵大举时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抒发
的爱国之情,在各段叙述中都是点睛之笔。
三、句式富于变化:
散行与对偶相结合的句式:“不得已,变姓名,跪踪迹……以至于永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指南录后序》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