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牡丹的拒绝》教案4[人教版选修]

《牡丹的拒绝》教案4[人教版选修]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11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牡丹的拒绝》教案4[人教版选修],

牡丹的拒绝  教案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文章“由物及人”的写作手法。2、培养学生尊重个性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由物及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牡丹的个性和品位。

【教学方法】鉴赏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想: 《新大纲》教学目的一栏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人格。而且,这一目标的实现在阅读课中必须充分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

这是读本上的一篇文章,属于自读性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是靠学生自己通过深入阅读教材,然后思考、讨论、理解、升华。

一、导入新课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淡雅朦胧的《荷塘月色》和清新淡雅的《我的空中楼阁》这两篇散文,感受了散文的优美意境,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张抗抗的这首独具特色的优美散文《牡丹的拒绝》。牡丹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心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皇帝贵族都喜欢牡丹。他们不仅爱花、赏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正象文中所说:“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但是在当代作家张抗抗的眼中牡丹却又有另外一番模样和风姿。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女,1950年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1979年调入黑龙江从事专业创作.现为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小说散文近500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多次获各类文学奖,许多作品被译为外文介绍到海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并出版选集5卷。

早期作品主要以创伤文学为主,但她的诸如《隐形伴侣》、《赤彤丹朱》、《白婴粟》等表露出来的对纯真的执着、对历史的冷静思考颇为独树一帜和令人称道。她的《情爱画廊》中对于人类的情爱世界的描写与对情爱观念的探索令人着迷。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描写时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文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文章包含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左右,拥有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更多作品以深邃独到的思索见长。

三、介绍牡丹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子而根生苗,故谓之牡丹。” 牡丹为毛莨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有三十多种。现代庭园种植的牡丹均为原始牡丹演化和杂交而来。牡丹五彩缤纷,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我国人民把牡丹看作是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  宋代文人司马光在其《洛阳看花》一诗中形容:“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每年4月,红、黄、粉、白、紫、绿、蓝、黑等各色牡丹争奇斗艳,为古都洛阳增色添彩。“洛阳牡丹甲天下”,说的是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盛名。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  

 牡丹的故事 

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在一夜之间绽开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得更盛。

四、分析课文

1、解题

《牡丹的拒绝》这个题目将牡丹拟人化。题目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牡丹);她的行为是什么呢?(拒绝)。

2、那么他要拒绝什么呢?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明确:拒绝开放,拒绝虚华,拒绝游人的赞颂,拒绝皇威,拒绝属于自己的荣誉。

3、那她为什么要拒绝呢?

明确:因为花期未到,要遵循自己的原则,花期不到不能开花是自然规律。

4、第一部分描写了牡丹的美丽及人们的喜欢,这些与拒绝有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明确:这体现了她的富贵,为后文凸显高贵作好铺垫。

5、开篇用了四个排比句概括牡丹的美,这是人们喜欢牡丹的原因。但人们为什么偏偏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观看牡丹呢?

明确:是因为欧阳修说过“洛阳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奇”在何处?文章又用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给牡丹身上笼上一层神秘色彩,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澎胀了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

6、当看花人姗姗步入王城公园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第十三自然段)

明确:牡丹的拒绝——枝繁叶茂的满圆绿色,却仅仅有零零落落的的------

7、人们是乘兴而来的。“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但牡丹却毅然拒绝了人们。牡丹究竟为什么拒绝绽放呢?

明确:“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她有权力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8、面对满园黯淡萧瑟的灰绿,作者又是如何描绘牡丹的?

明确:花开时,倾其所有; 花落时,惊心动魄; 拒开时,安之若素。

9、作者是如何评价牡丹的拒绝的?作者评价的用意何在?

明确:高贵,卓尔不群,有灵性,有品位。借牡丹的拒绝,呼唤人应该有点个性,有点品位。

10、“拒绝”体现了牡丹的什么美?

明确: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位之美

11、可见,作者是赋予牡丹内涵的,也是她借助牡丹的拒绝,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

明确:归纳我的空中楼阁与牡丹的拒绝  空中楼阁——远离喧嚣,独立、安静、自由的生活;牡丹的拒绝——高贵,个性,品位

12,思考一下,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比较二者

借景抒情

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托物言志

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所以这篇文章借客观事物牡丹的高贵美,品位美和个性美表达她的志向做人也是一样要有高贵的品质,要有自己的品位和自己的个性。

五、品味语言

 1、男生齐读第17自然段,找出描写牡丹开花时状态的词语

明确:“解冻的大江”、“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态意”、“宏    伟”、“壮丽”、“浩荡”、“轰轰烈烈地迸发”等。这些词语都带有一种动感,牡丹似乎不是在开花,而是在向人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她美得无可争议。

2、女生齐读第18自然段。在这里,作者穷尽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牡丹园,但这毕竟是想象,在段末作者这样说道:“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窥视”意思为偷偷的看,带有贬义色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呢?

 明确:随随便便是不能看到牡丹的个性的,只有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她的与众不同,这也更体现了牡丹作为“花中之王”的高贵与神秘。

六、课文归纳

《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对牡丹花开花落的描写,着力赞美牡丹的拒绝,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本文以洛阳牡丹拒绝开放为描述的重点,赞美了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味之美。文章似一篇喻理寓言,以牡丹的拒绝说明人的高贵不在于富丽而在于品位的深刻寓意 

七、布置作业

完成《学生新报上》张抗抗的《天山向日葵》的阅读题,感受一下张抗抗的作品的风格。


,《牡丹的拒绝》教案4[人教版选修]
《《牡丹的拒绝》教案4[人教版选修]》相关文章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