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屈原《湘夫人》赏析

屈原《湘夫人》赏析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379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屈原《湘夫人》赏析,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屈原《湘夫人》赏析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帝子降兮北渚,②
目眇眇兮愁予。③
嫋嫋兮秋风,④
洞庭波兮木叶下。⑤
登白薠兮骋望,⑥
与佳期兮夕张。⑦
鸟何萃兮蘋中,⑧
罾何为兮木上?⑨

沅有芷兮澧有兰,⑩
思公子兮未敢言。⑾
荒忽兮远望,⑿
观流水兮潺湲。⒀
麋何食兮庭中,⒁
蛟何为兮水裔?⒂
朝驰余马兮江皋,⒃
夕济兮西澨。⒄
闻佳人兮召予,
将腾驾兮偕逝。⒅

筑室兮水中,
葺之兮荷盖。(19)
荪壁兮紫坛,
(20)
播芳椒兮成堂。
(21)
桂栋兮兰橑,
(22)
辛夷楣兮药房。
(23)
罔薜荔兮为帷,
(24)
擗蕙櫋兮既张。
(25)
白玉兮为镇,
(26)
疏石兰兮为芳。
(27)
芷葺兮荷屋,
(28)
缭之兮杜衡。
(29)
合百草兮实庭,
(30)
建芳馨兮庑门。
(31)
九嶷缤兮并迎,
(32)
灵之来兮如云。
(33)

捐余袂兮江中,
(34)
遗余褋兮醴浦。
(35)
搴汀洲兮杜若,
(36)
将以遗兮远者。
(37)
时不可兮骤得,
(38)
聊逍遥兮容与。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
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
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
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
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
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
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
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
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
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
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
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
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
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
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
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
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
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
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①湘夫人:湘水之神,女性。一说即舜二妃娥皇和女英。②帝子:犹天帝之子。因舜妃是帝尧之女,故称。③眇眇:望而不见的样子。愁予:使我发愁。④嫋(niao3鸟)嫋:绵长不绝的样子。⑤洞庭:洞庭湖。⑥登: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白薠(fan2烦):一种近水生的秋草,或谓乃“蘋”之误。骋望:放眼远眺。⑦佳期:与佳人的约会。张:陈设。⑧何: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萃:集聚。蘋:水草名。⑨罾(zeng1增):鱼网。

⑩沅、醴:沅水和澧水,均在湖南。醴,《楚辞补注》引一本作澧,下同。茝(zhi2止):即白芷,一种香草。
⑾公子:指湘夫人。
⑿荒忽:犹“恍惚”,迷糊不清的样子。
⒀潺湲: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⒁麇: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俗称“四不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屈原《湘夫人》赏析
《屈原《湘夫人》赏析》相关文章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