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红与黑》教学案

《红与黑》教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365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红与黑》教学案,

《红与黑》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十九世纪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2、了解作家、学习作品并借此掌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教学难点与重点]  
          对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个人奋斗者形象进行理解和把握,并借此丰富、深化关于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作家简介]          
      法国作家司汤达          
      1783年1月23日,斯丹达尔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斯丹达尔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  
        1799年,斯丹达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两种力量、两种制度在整个欧洲的大搏斗。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斯丹达尔被“扫地出门”,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  
        他在米兰期间,读书、旅行、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的烧炭党人有所交往。181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问世,从此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1821年,意大利的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斯丹达尔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米兰回巴黎。在巴黎,他一面写作,一面认真观察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对自己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终于写出了深刻反映七月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使他成为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斯丹达尔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写作背景]  
      《红与黑》虽然正式出版在1830年七月革命胜利之后、资本主义秩序在法国最终得到完全胜利的时候,但它却是写于1828—1829年,这正是法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时期,即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阶级进行最后一次严重较量的时期。这时的法国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  
      在这之前四十年左右,发生了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世界史上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政体,摧毁了封建贵族土地所有制。此后,就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与新获得统治权的资产阶级之间反复的、激烈的搏斗,这种搏斗经过大革命高潮中的国内战争、经过拿破仑时期一直到1830年的七月革命,持续了将近四十年之久,斗争的实质,从政治上来说,是哪一个阶级掌握统治权的问题,从经济关系上来说,则是哪一种所有制取得统治地位的问题。这一场大搏斗的酷烈和范围的巨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整个欧洲都卷入了这场搏斗:早在大革命高潮中法国封建贵族阶级被推翻的时候,欧洲的君主国就支持法国被打倒的阶级,对法国革命进行了干涉,于是,法国的国内战争一开始就带有国际的背景和性质;当拿破仑在法国建立了强有力的军事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继续开辟道路的时期,斗争就进一步在全欧范围里进行,拿破仑与欧洲君主国多次反法联盟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欧洲是共和制的欧洲还是哥萨克式的欧洲”的斗争。拿破仑1814年的失败,使历史发展出现了大的曲折,在大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又在哥萨克的刺刀保护下回到了巴黎。尽管封建贵族阶级又恢复了政治统治权,但是他们面对着的却是一个“今非昔比”的法国,一个被大革命的风暴把全部封建主义的根基都彻底铲除了的法国。君主专制没有了,贵族教会过去占有的土地早在大革命中都被没收、分成小块卖给成百万自由农民了,从前是整个法国主人的波旁王朝,如今在君主立宪制的约束下会感到满意吗?过去享受种种特权的贵族阶级的残余,丧失了自己的天堂和所有制,不梦想再获得那一切吗?于是在1814—1830年这一个时期里,恢复君主专制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就成为王室—极端保王党、反动贵族的理想和纲领。既然封建阶级这一方要在法国完全恢复过去时代的政治秩序和所有制的秩序,而资产阶级这一方则要夺回政治统治权并要在法国建立资产阶级的秩序,这样,政权形式问题、所有制问题,就成为了这个时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焦点,成为了历史是倒退还是绕过曲折继续前进的关键。  
      斯丹达尔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写出《红与黑》的。  
         
      [题目释义]  
      红色代表革命、军功和行伍生涯。  
      黑色代表教士的黑袍、教会和教士职业。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当时正值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已成为过去。以前,在拿破仑帝国时代,年轻人,尤其是并非贵族出生的年轻人可以参加革命的军队,凭着勇敢和手中的武器,建立军功出人头地,使自己威名远扬。但情随事迁,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贵族卷土重来,他们与教会勾结,他们害怕再来一次革命,平民青年没有任何出路,只能披上黑袍,以教士职业为晋身之阶。这是一个个性和魄力受到压抑的时期,这是一个停滞、萎缩、丧失了活力的社会。我们的主人公朱利安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  
      就像作家斯丹达尔自己说的“红意味着朱利安若生得早,他会是个士兵,然而他生不逢时,只好披上教袍,这就是黑。”  
         
      [前情介绍]  
      朱利安出身于小业主家庭,他聪颖过人,不满意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出人头地。他少年时期跟西朗神父学过神学,能背诵拉丁文《新约全书》,在19岁那年被选为维立叶尔市市长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在市长家,为了报复市长对他的轻蔑,朱利安决心占有市长夫人,他轻而易举地成功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雷纳尔夫人的关系变成了真正的爱情。事情败露后,朱利安不得不离开维立叶尔市,进了贝藏松神学院。  
      朱利安其实并不相信天主,他想当神父完全是看中这一职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在神学院,他俨然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并很快得到彼拉院长的赏识。神学院内部充满了勾心斗角的派系斗争,彼拉院长受到了排挤,他在离开神学院之前,把朱利安介绍给巴黎的权贵德·拉·木尔侯爵当秘书。朱利安的才干得到了侯爵的赏识,他甚至参与了保王党们的阴谋活动。与此同时,他开始与侯爵小姐马蒂尔德(玛特儿)谈恋爱,马蒂尔德对朱利安一往情深,这迫使侯爵同意他们结婚。为了使朱利安成为贵族,侯爵为朱利安捏造贵族身世,并封他以骠骑兵中尉头衔。眼看着朱利安步步高升,对他忌恨已久的敌人逼迫雷纳尔夫人写信告发了朱利安过去的行径。愤怒的朱利安回到维立叶尔市向他昔日的情人连开两枪,并因此被捕入狱。在监狱中,朱利安的平民意识觉醒了,他深知自己的犯罪不在于开枪,而在于想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突破等级界限。他拒绝上诉和忏悔,以示抗议。雷纳尔夫人抛弃了家庭来到巴黎,每天到监狱探望朱利安,他们的感情更深了。在朱利安被处死后不久,她因伤心过度而死。马蒂尔德则像她的一位祖先那样,亲手埋葬了爱人的头颅。  

[1] [2] [3] [4]  下一页

,《红与黑》教学案
《《红与黑》教学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