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逍遥游》教案15

《逍遥游》教案15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400  栏目:高三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逍遥游》教案15,

逍遥游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 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悟庄子的思想情感为主。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熟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2、(1)正字注音释义(略)。 
(2)学生朗读课文。 
3、参照注释,翻译课文。(分小组活动) 

作业安排: 1、 背书。 2、思考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导语 
 所谓想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组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从文学的角度说,则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模样,创造出它的形象来。——在这里,二者具有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创造!      

讨论并明确 
1、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飨鹏之大? 
 明确:鲲之大,。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4、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5、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 
 7、提问:蜩与学鸠“枪榆伤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明确;照样讲明它们也不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8、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编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总结 
1、通过对本节课内容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第1题,学生自由口述,作一般检查。

第2题,抽一至两名同学简析,然后教师评价、归纳、明确:

《庄周家贫》是一则寓言,既体现了《庄子》以寓言见长的特点,又体现了庄子散文的又一特色:写得幽默、辛辣,表现了很高的讽刺艺术手腕。

二、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1.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简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解说:可以给学生作一些提示,如从比喻时选材的特点,夸张、拟人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去分析,以避免学生无从下手。)

2.学生分小组交流看法,统一意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分析情况。

3.教师点拨。

①看奇特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③析隐蔽的情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

4.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生动透彻。

②想象奇特丰富,意境开阔。

③构思大胆奇妙,叹为观止。

三、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

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①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

②教师在学生意见的表述后,加以深化。

2.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鹏形象的探求中得到点启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评析:

①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

②析“逍遥”之层次。

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四、德育渗透

[1] [2]  下一页

,《逍遥游》教案15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