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登岳阳楼》教案4

《登岳阳楼》教案4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619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登岳阳楼》教案4,
提示:

第一,从背景上来看,这时范仲淹自己也处于被贬的地位。他不仅是在勉励友人,更是在勉励自己,以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出了比平时更为严苛的要求:不但处于朝堂之上,要为民而忧;就是遭到不当的处置,处于江 湖之野,更要忧其君。

第二,从思想上来看,范仲淹表达了更为积极的政治态度,不是同乐同忧,而先民而忧,后民而乐,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情感和理性交融在了一起,所说的并不像孟子那样完全地说“道”。

第三,从结构上来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句法上还比较简单,句子结构相同,只有开头一个词,在语义上是对立的。而范仲淹的句子在结构上,是对称的,且语义的对立是双重的:第一重是“先天下”和“后天下”,第二重是“忧”和“乐”,意味的更为丰富。

第四,从音节节奏上来看,如果是“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从语义上看,似乎没有多少差异;但是一旦写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大为不同了。这里的“忧”和“乐”,以语音而言,是重复了;但在语义上,却不是完全的重复。

2.这篇散文卒章见志,它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精神高度的?文中几处转折的关键句子是什么?

提示:

课文通过四个部分的结构来卒章见志:(板书)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描写岳阳楼的景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

(第2段)概述胜景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

(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

第三部分(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第6段):作者写作时间。

几处转折的关键句子:第2段——“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5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这篇散文有怎样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并请找出你所喜欢的句子试分析。

(此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只需稍作提示或补充即可)

提示:

(1)骈散结合,四六错落,运用了对偶、排比修辞,既带上了骈句工整的结构,又带上了散句自由的文体特色,情彩和文彩交融,情绪活跃,潇洒自如。

(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表达方式一同使用,情与理相结合。

(由学生进行具体词句的赏析,提示学生注意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4.课外资料学习:(幻灯投影)

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能再一次帮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总结:可见他一生都在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四、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理解并背诵全文,完成课后作业。

2.预习杜甫《登岳阳楼》,查找相关背景资料。

 

附: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描写岳阳楼的景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

(第2段)概述胜景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

(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

第三部分(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第6段):作者写作时间。

关键:古人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一页  [1] [2] [3] 

,《登岳阳楼》教案4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