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寿山石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寿山石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695  栏目:综合教案资料
标签: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寿山石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寿山石默想

小山

     美石的结晶,源于火焰的洗礼。瑰丽的寿山石,我细细打量它的通体,其神秘的纹理和不确切、不可捉摸的色彩,太让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而寿山石破土而出,却是人间一个蹊跷。据说是和尚们依山修庙,揭去山的植被又凿掉许多岩层,于是宝石的矿脉显现。
     但是,最贵重的石种,埋藏于山脚田间,溪水潺潺,蜿蜒绕行,石头像婴儿随流水嬉闹来到田埂河沿,耕田人弯身捡起,看着美丽生动,传阅于邻里。石头不是孤单的,农人们稍加仔细,又可寻到同样区别于普通卵石的这种美石。几代后,该石价格飙升,命名“田黄”。
     怎么说,这种石头都是从暗处走出到明处,成为人世一种稀罕之物了。
     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不恰当的比喻很多,这里不必引述,因为不对等的对比,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面对高级的东西,假如我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完全可以沉默就表示尊重了,何必勉强自己大有局限的智能?石头就是石头,过多的定语和形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在形状上,寿山石并无什么特殊,如果人类不剥开泥土或者砾岩裹挟,
它们混同凡尘自在,谁又能指认出其宝贵的本质?
     然而,人类不仅把它们提取出来,欣喜这宝物的存在,还使它们的价格递增。宝石当然可以分出等次,珍稀程度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这原本不算错的。我不能忍受的是,它们被赋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它们同处于山体田地里,小国寡民,鸡犬相闻,从无相互鄙夷或争斗,即使碰撞呼应,也如同风雨私语,彼此的共存乃天地造化的美意。
     可人们大伤其脑筋来,把石头琢磨出自己要的形态,或治印送与皇上,或雕刻成艺术品对达官贵人献殷勤,或者用小技镂刻成掌上玩物、案几饰物,以为如此石头就身价倍增,有蓬荜生辉之功绩了。啧,不知道石头们究竟感激不感激?当然,琢玉成器是大功,果真内在的生命被完好发现,因雕刻而出世,那简直形同灵魂复活!但,工匠既凡心功利,石头又如何超凡脱俗?
     我若是一块寿山石,我不愿意被如此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苦刑害我失去天然。成为皇帝印玺如何?他下的谕旨即使是金科玉律,未必不伤害天良。皇帝腐朽,印章孤寡于陈年旧制中,成了木乃伊。被供奉达官显贵更可悲了,非君子之交,不过被当成卑鄙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在堂皇案几上落座,也是藏污纳垢的明证,从此堕入污泥!至于雕虫之人,主观任意把我变成个非我所愿的样子,小家碧玉地袖珍于装点之事,那种委屈连石头心肠也是要暗自垂泪的,哀莫大于心死啊,人的愚昧常常让自由的心灵窒息而萎顿。
     我若是—块寿山石,果然被人发现,发现者不知道我是珍宝,管他把我弃置门外被风雨剥蚀还是扔到墙头上白白地再受日月育化,这对命运都不是最坏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破坏我,我还是囫囵原朴地活着,灵魂丝毫未损。即使无人问津,我也乐得逍遥,再生百年千载,让天地继续养护我的灵性。而一旦发现我的是位痴情君子,懂得我的美好,视我为珍奇,他必定舍不得用我交换名利而付给他人。
     石头是不会腐烂的,时间和空间永远编织它的摇篮,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有时,时间和空间会给石头—身青苔,那是阳光与露水给它披覆的锦绣,可比花朵或彩云,远非桑麻可能媲美。
                              (节选自2005年《散文》第8期,有删改)
   18.“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19.寿山石宁可被“弃置门外”,也不愿“雕琢成器”。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


  
  

20.作者默想自己是一块寿山石,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交代寿山石的由来,突出“自然的伟力”,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铺垫和对照作用。
   B.作者认为宝石的珍稀程度取决于它的自身质量,同时在不同用途上也能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
   C.作者不主张将寿山石琢磨出各种形态,是因为寿山石无法超凡脱俗,寿山石的灵魂也无法复活。
   D.本文以寿山石为线索,先写寿山石的发现,接着写寿山石被人为利用,最后抒写作者的思考。
   E.文章末段指出“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真切地表达出对朴素自然之美的追求,深化了文章主题。

参考答案

18、①不对等的描述,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

②过多的定语和形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

③寿山石在形状上并无什么特殊。

19、寿山石被“弃置门外”,本质没有遭到破坏,守住了灵魂。而被“雕琢成器”,则“被赋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人为塑造的束缚,往往造成灵魂的悲剧。

20、表达了作者不愿追求功名利禄,不愿被人为塑造束缚,一心追求平等人格的思想感情。

这样写形象生动,表达自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寿山石的默想,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1、BC  B.作者不主张“在不同用途上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 C是因为作者不愿让寿山石“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


,《寿山石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寿山石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tag: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