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西厢记与普救寺

西厢记与普救寺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536  栏目:语文教研
标签:语文教研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西厢记与普救寺,

  爱情沉香屑:《西厢记》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等,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遇阻,暂住于河中(今永济)普救寺。一天,准备赴长安赶考的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因雨滞留在河中。在游普救寺中与莺莺相遇。为了追求莺莺,张生借宿于普救寺。一天晚上,张生见莺莺正在园中烧香祷告,隔墙的他便趁机高声吟诗一首。莺莺知道吟诗者是张生,便回诗一首。一去一来,以诗为媒,彼此感情徒增。

  守桥叛将孙飞虎因贪恋莺莺的美貌,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便许诺:“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事毕,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莺莺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深夜来到了张生书斋,与张生私订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最后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却造谣谎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的乘龙快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爱之风景之一:《西厢记》之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西北12公里处的西厢村,始建于隋朝初年,是元代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址高耸,“红墙匝绕,古塔高耸,绿树丛中,殿宇隐现”,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

  一座普救古寺,一段属于《西厢记》的记忆与往事,一份情也悠悠爱也悠悠之千古爱情传说。读《西厢记》,游普救寺,听一回大钟楼的钟声,走一段塔院回廊,《西厢记》中老夫人和莺莺所居之处便已在了眼前。一座西厢书斋,一段“待月西厢下,迎风尘户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记忆;一个莺莺塔,一份“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的寂寞;一座梨花深院,一幕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的戏剧场面。一处被张生跳过墙的地方,一棵被张生踩踏过的杏树,对映着的是前世情缘中的一份无奈。

  夕阳西下,后花园竹影迷离。没有崔莺莺与张生幽会的花前月下,依然有情人不愿离去,依然有依依不舍的情话爱意在缠绵……

  爱之风景之二:蛙鸣传情之莺莺塔

  莺莺塔,原名舍利塔,雄峙于普救寺西侧,塔高50米,共13层,古朴端庄,独立了擎天,因传说莺莺曾在此等盼张生而得名。

  莺莺塔构造奇特,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

  一座砖砌的古塔,一座国内罕见回音建筑,一份世界六大奇塔的称谓,一个爱也切切情也切切的千古情缘之地。一个击蛙台,击响的是一份虫啾蛙鸣的季节之韵;一座蛙鸣亭,共鸣起的是一个心心相印、情爱相连爱情故事。

  过小桥、走竹林,走不过的是莺莺亭前的那份缠绵,忘不了的是拜月台前的那轮新月以及沐浴在月色中的那个背影。


,西厢记与普救寺
《西厢记与普救寺》相关文章

tag: 西厢记  普救寺  , 语文教研,语文教研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