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260  栏目: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爱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青蛙看海》是小学语文国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小动物故事吸引着学生,以文中小青蛙为了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的精神强烈地激励着学生,以小松鼠乐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感染着学生,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的内容创设了一系列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积累并运用语言。

一、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观点、方法的精品。文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而我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

1、创设情境,使学生敢问。

   叶老提倡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比教师多,但“学生习惯未成,功力未到,恐怕他们也提不出什么。”所以教师要“给他们提示问题。”但教师提问不宜太深,也不宜太多,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时间。所提问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即把知识融入生活,知道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用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方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课时的一开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我出示一张美丽的大海图。这时我问学生:“这是哪儿?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画面上,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一下子被带到了遥远的海边,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听到了大海的拍岸声,闻到了大海那略带咸的气息。这老师再引导:“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看这美丽大海,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面前。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想什么问题呢?”小朋友进入情境后纷纷提问:“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有多大?”“大海中有没有鲨鱼?”“我要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教师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都要给予鼓励;对于问题有思考性的,教师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来加以解决。如问题:“我要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学生们讨论一会儿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我可以绕道而走。”也有的说:“可以一级一级登山上去看大海。”教师马上夸奖了他们,并说:“有一只苍鹰飞来了,看看它给小青蛙出了个什么主意。”从而引入了课文。这样即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引起了儿童对课文中有关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而敏锐起来。

2、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问题的能动性。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正如叶老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根据课文的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教学第四到第十自然段的时候,我放了“小松鼠和小青蛙登山”的动画,然后问:“这只小松鼠,小青蛙可爱吗?你们能不能把这么可爱的小青蛙小松鼠表演出来呀?”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在指导对话中我经常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如一个学生在扮演青蛙时很高兴地读:“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没有先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小朋友听了他的朗读,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一个学生就问道:“你刚才看见大山还害怕得‘吸了口凉气’,现在你这只小青蛙怎么会这么高兴?”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问问题的能动性,通过提问题又很容易地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 www.lexue88.com)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曾经作过明确的解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其次,还要善于把握训练语感的方法和途径。我在教学《青蛙看海》时,就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抓住了文章关键的词语反复进行吟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2] [3]  下一页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叶圣陶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