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217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学生自由读。之后,师生齐读这句话。)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山乡村野。”这个长句子是全篇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它概括地写出了圆明园景观风格各异的特点,说明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此,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句

子的涵义。教师的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及读后谈话(请学生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读)具体地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的阅读教学,抓住了关键,具有启发性、训练性,从读前和读后的不同效果可以明显地看出,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叶圣陶语),从而接受思想美和语言美的陶冶。]
  师:在第2层中,作者具体地介绍了哪几个景点呢快速浏览,然后告诉大家。(学生浏览课文)
  生:有“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
  师:“平湖秋月”是哪儿的名胜
  生:杭州。
  师:谁去过杭州给大家讲讲平湖秋月的景色。
  生:“平湖秋月”最美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非常平静,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景色非常迷人。
  师:到底是去过的,讲得真不错!(映投影图画)不光你觉得那儿美,乾隆皇帝也沉迷其中,所以让工匠们把它仿造在圆明园内。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安澜园”有知道的吗
  生:“安澜园”在海宁,是座私家花园。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那儿,可见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映投影图画)
  师:园中除了这些仿照各地名胜而建的景点外,还有根据诗画中的意境而建成的景点(映图)。看,这处景点叫“蓬莱瑶台”,是根据唐代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而建造的。谁知道“蓬莱”“瑶台”是什么地方
  生: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师:看,这里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有没有仙境的感觉(生齐:有)现在我们乘着小舟,沿着瀑瀑流动的桃花溪,将要前往的另一个景点就是武陵春色。这是根据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艺术境界而建成的。(映图)看,漫山遍野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小巧精致的房屋隐蔽在山坳之中,人们在此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师:蓬莱也好,武陵也罢,现实生活中有吗
  生:没有。
  师:那人们是根据什么建造的呢
  生:人们是根据想象建成的。
  师:体会得好!作者说“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你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因为园内有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的景观,那些景物完全是人们根据想象而建成的,所以会有“置身幻想境界中”这样的感受。
  师: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了不起,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长春园中,还有一组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这就是西洋楼(出图)。圆明园我们先游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园内是不是就这几个景点呢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天南海北”是说园内景观多,我从这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生:“等”字也说明园内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
  师:大家真会读书,真是字字入心了。那么,园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呢有知道的吗
  生:有100多个景点,我是从课外书中看到的。
  师:真会学习!课外的知识帮了忙!
  [1964年,叶圣陶先生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曹老师的教学出色地体现了叶先生的这一思想。“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教师认识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启发两名学生描述平湖秋月和安澜园的景色。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蓬莱瑶台和武陵春色这两种学生十分陌生的景观,教师则利用投影图画,以精美的语言描述其秀美,之后又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知道它们是怎样建造出来的。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师:漫游在这样的一座园林中,该有怎样的感受请齐读第三层。(生齐读)
  师:我觉得你们朗读时的感情还不够充沛。“天南地北”,一会在国内,一会在国外;时而在现实里,时而在幻想中。那“饱览”怎么讲
  生:“饱览”是充分地看,尽情地看。
  师:能看够吗
  生:看不够。
  师:“流连”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舍不得离开那里。
  师:你们看,既看不够,又不想走,能读得那么快吗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段课文,老师给大家点
时间自由读,尽情读,看能不能背诵下来,好吗(学生练背)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背诵,这段分三层,先概括写园内景观。(映出提示性)词语: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等。还有……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师生齐背此段,流畅,有感情。)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教学既不该“忽略讨究”,也不该“忽略吟诵”。他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曹老师采用有学有教的方式讲解第3自然段之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提示,让他们练习背诵。学生背诵得很流畅,很有感情,课文中的这段精美的文字他们会经久不忘的。作者先概括后分述,先写景后抒情的写作方法,他们也必然心领神会的。这正是阅读教学的“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师:圆明园内收藏着哪些珍贵文物呢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请大家默读第四节,画出关键词语来体会。
  生: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有“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
  师:“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都是当年园中的收藏品,你找到的这些词语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文物多。
  师:文物的什么多
  生:文物的种类多。
  师:你们还画了哪些词
  生:“上自——下至”。
  师:“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生:“上自”是从,“下至”是到。
  师:从先秦时代到清代,时间有多长
  生:从先秦时代到清代,大概有二千多年。
  师: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说明这些文物很珍贵。
  师:园中收藏品这么多,而且十分珍贵,所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内容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教师问得比较细,讲得也比较多。第4自然段的内容比较少,结构也比较简单,教师采用了自学的方式先“整体提问”,然后“读后汇报”,课堂要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自读、自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评价。]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刚刚学过的第二段课文,文中讲了圆明园那种独特的布局,各异的景观,以及珍贵的收藏,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圆明园的确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它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请用自己的话讲讲好吗
  生:是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中的最珍贵的,最好的,极好的。
  师:这回你们真的懂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赞美圆明园为“举世无双”的杰作。用这样美好的词赞美这座园林,可以看出人们对圆明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
  生:无比热爱(师板书:爱)。
  师: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座让人们无比热爱的举世闻名的园林,却在几天内被大火化为灰烬。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看看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圆明园看谁能用书上的词简要地概括
  生:“掠”“毁”“烧”(师板书这几个字)。
  师:(映出句子)请你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看看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凡是”“统统”是说全部;“所有”,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
  生:“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
  师:讲得多好哇!请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学生齐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