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二历史下学期 古希腊的先哲 教学设计,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表明并得到公认,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答:尊师而不盲从。
投影: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
亚里士多德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并将后者的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的着作中常有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看到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答:……
今天我们了解了古希腊的两位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两人有什么共同点吗?
答:……
投影:
⒈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⒉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
⒊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着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问: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突出的成就呢?
答:……
投影:
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
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学习本课,最大的困难有两点:第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牵涉到很多哲学知识,其中有许多甚至连我们教师都无法全面掌握,更不用提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了,况且许多哲学知识又比较枯燥。第二,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很多内容并不一致,尤其是关于两人的思想主张。柏拉图的《理想国》两本教材都有提到;岳麓版有提到《法律篇》,而人民版没有;岳麓版专门用一目讲述“雅典学园”,人民版只是用一句带过且没有明确使用“雅典学园”的名称。最糟糕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两本教材几乎没有共同点,岳麓版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三段论”,好像上海的高考曾经出过这方面的题目)、政治学和“中道”理论,而人民版用大段篇幅解释了“什么是人的本质”。所以在授课时无所适从,不知道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到底应该向学生介绍什么?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37页“议一议”
答: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梭伦改革等。公元前443年,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没有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这为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定期召开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这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这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这些措施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www.lexue88.com
课本第41页“自我测评”1
答: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即智慧的统治者(已接受哲学训练或哲学家)、勇敢的武士和劳动者,当这三个等级在国家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整个国家便具有了正义的美德,这样的国家便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有其合理之处,如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
课本第41页“自我测评”2
答:人除了感觉、繁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会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能探求知识。同时,人还能理智地约束欲望与激情,追求道德完美,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课本第41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
答: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的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最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
课本第41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
答:两人所强调的理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设计出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者)的标准。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而孔子则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两者的理论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都没有完整意义地实现过。
上一页 [1] [2]
,高二历史下学期 古希腊的先哲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