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反映了南北战争以来,南方的战败和重建,通过斯佳丽的经历,揭示了一种敢于面对现实,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不屈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作者对本书的命名是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逝”。语意出自书中一位重要人物──阿希礼之口。他是站在没落的南方农奴主的立场上,无限惋惜地感慨战前南方的一切,一切与旧的生活方式有关的林林总总,都随着一场战争,“随风而逝”了。这一主旨,由阿希礼概括点出,再由斯佳丽一点一滴地去切实体会和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站在有钱的南方农奴主的立场上描写了这场战争,同时也表明了她看待这段历史的个人心态。)。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举例:辉煌历史如从《诗经》、四大名著到《围城》(钱钟书)、《平凡的世界》(路遥)都是家喻户晓;内涵丰富有爱情、亲情、友情的永恒主题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举例:《梁祝》《孟姜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忠诚;海岩的《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反映人民警察捍卫祖国与人民利益的伟大追求;《边寨伟男》反映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等。
2.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举例:火药技术的发明对西方的近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B.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学生活动:从科技的角度举例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例: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劳动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创造力;都江堰工程是世界仅存的古代“生态工程”;古代的历法、陶瓷工艺等都是极具生命力的。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的区域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介绍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多姿多彩,从而映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区域文化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学生活动:请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形式举例分析其地域差异,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例: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小桥流水的细腻与海的胸怀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文化区域差异的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P68-69的材料,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
(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活动:“忆一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其本质上有怎样的特点?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但这是从世界范围来讲的;对于中国而言,同样也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给大家介绍民族文化的特色。
(1)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举例: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栖霞寺的千佛石刻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举例: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
2.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1)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必修3tag: 教学 中华文化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