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外语的文字书写
举例:联合国官方网站的首页,展示各国文字的魅力
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文字怎样在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作用?
(文字记载的历史如《春秋》、《史记》;文字记载的文化作品如《诗经》、《周易》等)
举例:百寿图,展示各种字体的寿
(2)史书典籍
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学生活动:举例分析史书典籍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
举例:南京的由来的历史考证、《资治通鉴》举例。
B.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举例:《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约17000字。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C.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举例:煌煌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举例:“夫子庙文化应该是个综合体,不应该用固定的条框去限制”,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文化的最大特点应该是文气和古气。另外,文化的特点在于其有巨大的包容性,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和高雅文化一样,也应该在夫子庙文化中占一席之地,如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便是很客观的描述历史的记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举例:四大发明、古诗歌唐诗宋词、宋明理学。
(2)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学生活动:教材P65的活动
((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
2.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举例:文化引导社会的发展,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民族文化发展和马列主义传播与民族解放运动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举例:地主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失败(如:立宪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失败(如:三民主义的民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了文化、政治和经济三个社会生活领域的成功(如:整风运动与凝聚人心)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举例:思想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艺创新:剧种多,文艺形式增多《实验中国·文化记忆》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内容的优秀与独特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阅读P66-1/68,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必修3tag: 教学 中华文化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