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诗词名句复习2017年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2017年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770  栏目:高考诗词名句复习
标签:高考诗词名句复习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017年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七、鉴赏示例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白雪却嫌春色晚”其实是诗人的感受, (具体诗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这是拟人手法,(手法)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情感)

或: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1]绮筵,华美的筵席。  [2]琴瑟:比喻友情    [3]长河:指银河

请赏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一联。

    答案:“明月隐高树”指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长河没晓天”指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写出饮宴之长,时光催人离别,意境深沉,暗示难舍难分的心绪。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比正面抒写离情更加耐人寻味。 

(诗意+意境+情感+手法)

    或:“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暗示饮宴之长,时光催人离别,表达难舍难分的心绪。精于炼字,以景衬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喜爱 怜  )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上一页  [1] [2] 

,2017年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