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小说欣赏《婴宁》导学案

《婴宁》导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23  栏目:中国小说欣赏
标签:中国小说欣赏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婴宁》导学案,

【课文导读】

1.概括《婴宁》的故事情节。       2.从文中找出含有婴宁笑的句子,对笑的姿态、写笑的方法加以评点,结合全文分析婴宁这一人物形象。思考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迁延导练】www.lexue88.comlexue88.com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视野拓展】(1)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号柳泉,蒙古族。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蒲松龄自幼聪慧,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学习。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施闰章,他赞赏蒲松龄的文章,夸他“首艺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但是蒲松龄追求功名前程,却没能如愿,屡次参加乡试,均没考中。

且看蒲松龄应试的记录:

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21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24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32岁。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四年(1675年)蒲松龄35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48岁。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蒲松林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
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

蒲松龄一生参加了8次科举考试,到72岁才得了一个贡生,始终没能通过乡试,当上举人。清代开国后,在顺治二年开始用八股文取士来笼络读书人,其制大致与明相同。清代科举有常科、特科和武科、翻译科。特科由皇帝下令征求,通常针对明末的一些名流或学养很高的遗老,比如钱谦益就应过“博学鸿词科”。一般所说的科举,就是常科,即常规科举考试,考试程序大致是这样的:www.lexue88.comlexue88.com

童试:每年由县、府、院进行甄选考试,取录者俗称秀才,是进入士林之始。
乡试:每三年一次,秀才须赴省城应考,及格者称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中试者称贡士。
殿试:贡士在宫中保和殿由皇帝亲试,取录者称进士,分为三等:分别赐进士及第(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
朝考:由雍正时起,进士在殿试后,再经过朝考,考论及疏策,最后才授官。

蒲松龄一生没通过举人考试,始终是个贡生。其中两次,因为考试“越幅”犯规没考上,“越幅”——超过答题纸,写太多了,由此也可见蒲松龄笃厚热诚的一面。蒲松龄科举失败的一生,可以说有科举制度不合理的一面,但也不全是。因为有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目标和价值的人。至于科举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论。蒲松龄本人,科举的艰辛路途,能否说明蒲松龄本人的一些个性问题呢?

一个没有获得世俗考核标准的人,写出一部不朽的著作,而那些获得功名的人,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呢?《红楼梦》的大成就,其实与曹雪芹“无才补天”,失去科举入仕的机会有关。自古文章欺富贵,由此可见。

蒲松龄除了《聊斋志异》,还有其他很多文学成就。比如《聊斋俚曲集》、《聊斋戏》、《聊斋词集》、《聊斋文集》、《聊斋杂著》等。

(2)《聊斋志异》简介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作者书斋名;志,纪录;异,怪异的事情。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揭露科举制度弊端的。如《司文郎》《王子安》等。
  一类是歌颂与封建礼教相冲突的爱情的。如《青凤》、《婴宁》《小谢》《连城》等。
  一类是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的。如《促织》《席方平》等。
  此外,《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如《劳山道士》《画皮》《狼》等。

参考答案

【基础导学】

一、注音

莒县jǔ    入泮pàn   拈轻怕重niān   笑容可掬jū      怏怏不乐 yàng   痊瘳chōu  恚怒huì 悒悒yì      格磔zhé      日昃zè     讹误é     作揖yī      气馁něi     改醮 jiào    贫窭jù   女红gōng   绐哄 dài      老媪ǎo    鳏居guān     瞋目chēn     葭莩jiāfú      祟于狐 suì   觇其异chān 怨恫tōng   合卺jǐn   舆榇 chèn  舁归 yú  曩言nǎng   姝丽 shū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投剂发表(把病发散表托出来) 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那实际情况)如其未字,事必谐矣。( 出嫁)( 成功)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终究)(消息) 何必仰息他人?(依赖、依靠)弱息仅存,亦为庶产(女儿)  颇亦不钝,但少教训(教养)   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好好侍奉)(公婆)我一姊适秦氏(嫁给)故德之常不去心 (名作动,感激)此愿有何难遂( 成功,成就 ) 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使动用法,使……明白)生然之(意动用法,认为……对)吴请面之(名作动,面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婴宁》导学案
《《婴宁》导学案》相关文章

tag: , 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小说欣赏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