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黄生借书说》导学案5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5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140  栏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5,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说”的有关知识和作者。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

(3)结合工具书、课堂练习题、文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

(4)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阐明“书非借不能读”道理的写法,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 ( 今江苏江宁 ) 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2、作品简介
   (1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 2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相关背景

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二)课文预习

H‑F [#w~!`c*j0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惴惴(    )         (    )        (    )         (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Fv
J2Iw'L0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一词多义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子:子不闻藏书者乎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为:为一说

若业为吾所有

非独书为然

焉: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之:吾不得而见之矣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富: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有张氏藏书甚富

而: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归而形诸梦

生固幸而遇予乎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词类活用

牛塞屋

藏焉

归而诸梦

如是

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3)重点词语解释     

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必高束焉,藏焉。   

家贫难

归而形梦。 

故有所览辄省记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惟予之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4)特殊句式----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A书非借不能读也。

B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C为一说,使与书俱。

(5)古今异义词

1)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  无论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人

古义:               今义:

3)  子不闻藏书者乎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子  

古义:               今义: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           的文体,课题的“说”是      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    ,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

中间三段是重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①                                                                         ;③                                     

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                                         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

然后,用                                                     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

接着,以                                                                     

[1] [2]  下一页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5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5》相关文章

tag: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