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 )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3)傧者更道( )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9.翻译下列句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译文:
10.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答: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1.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答:
12.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答:
13.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答:
教(学)后感:
tag: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