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朗读课文并尝试口译全文。标出不会翻译和翻译不全的句子。
【活动方案】
活动1: 预习检查。
活动2: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不准节奏的地方小组内讨论→小组合作,组长合理分配,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合作朗读→小组间朗读大比拼。每小组可任意选择自己所要挑战的小组进行比拼→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
活动3: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
你在预习课文翻译时,有疑惑吗?小组内讨论解决这些疑惑,同时,讨论重点字词的翻译,小组展示。(组长合理分配,派2-3名代表把重点字词的翻译整理在小黑板上,其他同学整理在下面空白处。小组展示翻译课文时,组内合理分工,同时,注意讲解重点字词的翻译。)
活动4:归纳整理。
(学生自主完成,组内讨论。教师明确小组分别板书,并进行讲解,现场记忆,组内1+1口头检测)
一、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 同 ,解释
2.圣人非所与熙也 同 ,解释
二、古今异义
何坐古义 今义 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所以然者何 古义 今义 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
楚王闻之 为其来也
吾欲辱之 为 何为者也
之 楚之习辞者也 生于淮北则为枳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圣人非所与熙也
2、固定格式
例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倒装句
《晏子使楚》学研案 (教师稿)(二)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3.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活动方案】
活动1: 复述课文,加深理解 。
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故事,(鼓励创造性复述)参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活动2:品读文本,探究以下问题:
(1)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你是晏子,当时你会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 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
(3)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吗?说说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活动3:小组表演课本剧或有感情的表演读。组长合理分配角色,注意感受不同角色的语气、神态、性格特点。
(小组预演——全班展示—— 师生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
板书: 开始: 楚王和臣下谋划侮辱晏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
水土异也
生于淮北则为枳
针锋相对: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入楚则盗
结果: 楚王反取病
tag: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