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后思考
《蒲公英》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看待事物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实事求是多听从有经验人的建议。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第二第三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讲解。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三个词语回顾第一段的内容。接着通过读后感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顺序。从沙漠、湖泊、泥土及其特点和太阳公公如何嘱咐小蒲公英这三个层次理解这一段。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通过小蒲公英的选择来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又通过讲来指导阅读。第四自然段则归纳成填空形式的总结,通过学生对第四自然段的读和全文的了解来填空。最后概括全文,揭示主题并进行说话训练。
三年级的课文虽然不长,不难懂。但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地方却很多,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在在教学中。新学期刚开始的一段时期,我和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孩子们在适应新的学段,新的要求。我则在寻找更适合现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教学对象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夹杂了太多的引导和辅助。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本该“自由”的时刻。课堂上应该多一些让孩子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一些让孩子讨论的机会,多给更多孩子一些表达自己的机会。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因多媒体的应用在班上用电视放效果不是很好,孩子们读词和看图不是很清楚,这些都需要改进,这些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多下功夫。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的课堂,才会最终成为有效的课堂。
,《蒲公英》教学设计(交流课)tag: 教学 蒲公英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