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读生字卡片并给生字扩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你读懂了什么?
(1)、(在哪发现。)——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加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5、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质疑问难(如):(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学生提不出,教师可问学生)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许多、反复、终于)
(1)“许多”
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生答(师述: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 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反复”一词说明了什么?(师述: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
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师述: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8、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呢?请小朋友继续读第三自然段.
.9、答案是什么?有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大的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 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10、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tag: 教学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