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触摸童心——《七颗钻石》课堂实录
优美的音乐声响了起来!
——这是我和孩子们的语文课。
相互问候,孩子们坐下,看着我。
“要检查一下你们的朗读情况,请合起书本,看着电视屏幕。”我环顾所有的孩子。孩子们比原来好多了,组织教学也变得轻松有效得多了!欣慰地点名:“朱姝婷,请你来读。”
她看着大屏幕,读了起来。我示意孩子们注意倾听,哎,孩子们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很不好!
读着读着……
朱姝婷停了下来,学生们被眼前的一幕“蒙”住了:
电视屏幕上只出示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我呈现的是一个不完全“文本”: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朱姝婷还想凭着记忆读下去,我知道她能读出来,而在我示意停止朗读时,孩子们都惊讶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我顿了顿,买了个关子,说:“现在我要你们改变故事。假如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却发现罐子里的水翻出去了好多,只剩下一点点了。接着会发生什么呢?发挥你想象写下来。”这下孩子们才明白。哈哈!我心里想:你们一定喜欢这个练习,果不其然,孩子们很快拿出了作文本开始写!
教室里非常安静,此时课进行到第五分钟。我走下去,发现孩子们的“故事”写得很好。大多孩子写的结局和书上一样: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有七八位孩子的结局不同他人,意思是小姑娘的水罐里的水消失了。只要有不同的声音,对本课的学习来说就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契机。
五分钟过后,我请三个孩子读他们改编的故事。
平时不爱说话的陶碧云:“她赶紧去捡水罐。发现水罐里的水洒出了不少,只剩下一点点。小姑娘气坏了,心想:好不容易弄来的水,竟被这只小狗给白白糟蹋了。正在小姑娘生气时,她发现小草上有许多洒掉的水。便一滴滴地弄在水罐里,收获也不少,和原来差不多。这时,小姑娘的气也消了,她看小狗这么可怜就倒几滴水给小狗喝,小狗望着她,像是在感谢她一样。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活泼积极发言的陶欣:“她赶紧去捡水罐。发现水罐里的水洒出了不少,只剩下一个大人喝的了,她很伤心。但是,小姑娘又想:这点水,应该够母亲喝的了吧?”于是她又抱起水罐,准备回家,小狗还在那边哀哀地叫,小姑娘看了看它,抚摸着小狗的头,对它说:“这也不怪你,是我没有注意到你。”于是,小姑娘倒了一点给小狗喝,小狗舔得干干津津,舔完,它用感谢的眼神看着小姑娘。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小姑娘和小狗道了别,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去。”
朗读高手陈雨露:“她赶紧捡起水罐,看见水罐里的水,洒出了很多,只剩下一点点了。她看见小狗,便气凶凶地说:“都怪你,把我的水弄翻了,现在可好,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叫我怎么给生病的妈妈喝呀?真是的。”小狗望着小姑娘,在她身边转了几圈,然后走了。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发现水罐里的水都变没有了!”
在她们读的过程中,其他孩子认真地听着,都似乎被他们生动的情节和惟妙惟肖地讲述完全吸引住了。
等她们读完各自的故事。我询问道:“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觉得三位同学的故事很精彩。(孩子们鼓掌)她们的故事结局有些不太一样。你们觉察到什么不同了吗?”
tag: 课堂 钻石 触摸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