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诗歌赏析<点绛唇>赏析及答案-姜夔

<点绛唇>赏析及答案-姜夔

08-31 05:00:09   浏览次数:853  栏目:高考诗歌赏析
标签: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http://www.lexue88.com <点绛唇>赏析及答案-姜夔,

<点绛唇>赏析及答案-姜夔
点绛唇(南宋)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注释】①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点绛唇>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
答案:感时伤事的悲苦之情。/或:凭栏怀古伤时的苍凉之感。

(2)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有“隔”与“不隔”之分。能自然真切地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不隔”,反之为“隔”。他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两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你怎么看待他对<点绛唇>中这两句的评价?简述理由。
答案:(1)隔/雨前山峰,“清”意或有,但苦味绝无,更不会去商量“黄昏雨”来时的情形,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给所写对象之上,语言雕琢,缺少一种自然之美。(2)不隔/①抓住了景物特点。冬日山“清”,“苦”字隐含了山峰孤峭的特点。②写出了词人真实感受。“清苦”“商略”,用拟人手法,准确传递出山雨欲来给人的主观感受,凸显出词人悲苦无奈的心境。③情与景自然交融,形象准确鲜明,情感附着自然恰切。

,<点绛唇>赏析及答案-姜夔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