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03-28 22:27:19   浏览次数:122  栏目:调查报告
标签: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lexue88.com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让我们一起关注

——庄周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研05工商管理学院:左莉

摘  要

近年来,“三农”和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我利用05年暑假在安徽省蒙城县庄周乡马沟村, 通过调查, 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教育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的观点与措施。


(教育www.lexue88.com欢迎您投稿)


关键字:“三农”;农业产业化;充分就业;教育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ociety Practice in the summe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Zuo Li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and education were concerned. By advertisement and investigation in Ma gou Coun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how to put into practice of the polici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and education were known in dept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viewpoints and measures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full employment; education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和农村教育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将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才是与人民相结合,人民所欢迎的,同时又是大学生所需要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利用20xx年暑期,在安徽省蒙城县庄周乡,通过调查和义务授课,了解了关于“三农”和教育问题一些情况。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庄周乡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 和教育问题上,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在庄周乡,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以前总觉得"三个代表"只是报纸上、领导干部们讲话里的东西,经过实践活动,让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受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思想教育。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和实践"三个代表"有着内在联系:比如科技下乡推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下乡传播了先进文化,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实、好事。


1调查数据 
1.1概况: 
    马沟村共有230户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村里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1.2 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牛,养猪,养兔子。作为全国第一养牛大县的一个村,养牛收入占总收入的15%。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70%。经济作物包括小麦、蔬菜、花生、水稻和苹果。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5000棵苹果树,现在每棵树能收入两百元以上。
1.3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大学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1.4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2庄周乡马沟村“三农”政策落实情况及解决方法
2.1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次的走访调查,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落实       “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我发现,在庄周乡,广大群众非常关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政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觉得问题出在:庄周乡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庄周乡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位老大爷对我说的:“感谢上面(中央)对我们农民的关心,也感谢你能深入群众。” 可我的力量是微薄的,应该呼吁有关部门多举行“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等类型的宣传活动。
2.2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2.2.1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国家更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键又是农民。农民以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来算,其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GDP水平的高低,所以农民的问题又体现在增加其收入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2.2.2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2.2.3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2.2.4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
1)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2)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3)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恢复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的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2.3引导农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要发展乡镇企业,就要涉及到一个征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庄周乡是存在着的,而且还比较激烈)。然而,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朋友好不容易才分到了土地,现在又要从他们手中拿走,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可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加的好?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都在怀疑,都不敢过分的相信,也就不敢轻易地放弃手中的土地。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大量的工作,通过宣传,引导他们,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发展乡镇企业的好处多多,将会对他们更有利,他们的日子将会过的更好。
2.4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2.5以工业扶植农业,农民得到实惠
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则实实在在地充实了政府的钱袋。为什么有的地方老是侵害农民的利益,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地方手里没钱,没有实力就解决不了农村里的问题。财政的充盈使得政府在农村的投资有足够的支撑,农民就可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总之,工业的发展,扩大了税源,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大范围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质量。而两者的共同发展又使政府财政日渐充盈,使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去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支持农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虽然“三农”问题是一个发展和长期的问题,现在农民问题依然复杂,但随着政府政策和农村经济改革与社会的发展,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出路的。
3.庄周乡马沟村的教育问题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养殖业和种植业。但当我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道出了苦衷:村里的乡镇企业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义务授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城市中的小学却有着天壤之别。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1] [2] [3]  下一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