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鉴赏题

2017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鉴赏题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954  栏目:中考语文教案
标签:中考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017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鉴赏题,

75.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76.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

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7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二十九)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8、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79、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七、诗词鉴赏题

(一)1、D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二)3、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4、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三)5、C

6、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7、略

(四)8、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五)10、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11、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六)12、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13、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七)14、悲苦哀怨 

15、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16、B  C

(八)17、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18、杨花落尽子规啼 

19、B

(九)20、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22、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十) 2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2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十一)2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故乡。

27、A.√,B×,C×,D×。

28、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十二)29、破  深 

30、忧国忧民,眷恋家人

31、望  山河  草木花鸟  

32、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十三)33、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3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5、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36、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十四)37、D

(十五)38、D

(十六)39、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40、⑴、略(言之有理即可)⑵、略(言之有理即可)

41、离愁;志愿(或“志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2017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鉴赏题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