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诗人站在哪望到这番景色的?请大家回到诗中,去读第三句诗
(6)体会“出”字的妙用:青山在岸边立着,这里用了出字,感觉青山都在动。其实,青山并未动,而是船在动。自然,李白是站在船上,眼前的这一切,是他的行驶着帆船在江上看到的景象。
(7)诗人李白站在船头,看到了眼前这番景色,忍不住吟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资料引入:(李白的生平,写这首诗的心境。)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分别请三个学生读,老师点评)
(9)引读: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轮红日,让年仅25岁的李白对未来充满来憧憬和向往,李白站这船头,大声吟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真是血气方刚正少年,天地之间任驰骋。这一轮红日,让李白相信自己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的,此情此景,李白站这船头,内心涌起万千豪情,不禁大声吟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画完后)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让我们跟随李白激情澎湃地再来望望天门山的此情此景吧!齐
(2)李白的眼里是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祖国山河如此壮美,李白的心里不禁涌起了万丈的豪情,齐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那颗年轻的心也正如这天边的红日,喷薄而出。齐
四、积累语言、拓展。
1、让我们合上书,怀着这份豪情,把深深烙在你脑海中的诗句工工整整地默写下来。(默好后,对一对。)
2、拓展:李白从二十五岁时出四川,到全国的名山大川去游历,一生写了很多很多的诗,留到我们今天的有九百多首诗,后人称李白是什么?
生:诗仙。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诗歌,走进诗仙的诗歌。
(1)(出示:《望庐山瀑布》)
(2)后人称李白是仙,可不是仅凭一两首诗来定论的。(出示:《夜宿山寺》,朗诵)谁也来?
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他和仙人住在一起。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多么神奇啊!多么奇妙啊!这就是诗仙。
(3)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诗仙的仙骨。
(播放音乐,出示《秋浦歌》)
师:(朗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这就是诗仙啊!把人间的忧愁都写得那么飘逸、那么神奇啊!
tag: 望天门山 李白 杭州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