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运动教案2

地球的运动教案2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933  栏目: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地球的运动教案2,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间"。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和北京的时差是1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该是:15-1=14,即下午的2点钟;②莫斯科和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且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8点钟。
    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可根据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并强调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基本原因,"更替"二字是关键。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1.自转--绕轴旋转--自西向东--一天
    2.公转--绕日旋转--自西向东--一年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2.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讲授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活动1  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2.投影展示  演示比较表
    项目 假设性演示 模拟性演示
    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一年) (一年)
    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 (直立) (倾斜)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 (无) (高低不同)
    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 (无) (长短不同)
    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 (无) (多少不同)
    原因分析 (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时直射南、北回归线)
    3.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  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www.lexue88.com     板书  季节变化
    活动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①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中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进而给学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天中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阳光直射是指太阳高度为90度,阳光斜射是指太阳高度小于90度。(必要时可用手电筒对着墙壁演示,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的高低以及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结合当地的情况,说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③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什么季节较长?(夏季)什么季节较短?(冬季)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反之越少)
    2.投影展示  演示分析引导表(见板书设计)
    3.教师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顺序,一边重复刚才的模拟性演示,一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1"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在演示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时,教师注意要简要说明南、北纬23°26′为什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4.组织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结合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并给学生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感受到这种显着的四季变化。
    5.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视情况而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表格、师生边议论,学生边整理课堂笔记,并强调四季变化为本节的重点。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至
    时间 12月22日前后 3.21 9.23 6月22日前后
    阳光直射的纬度 南回归线(23.5°S) 赤道 北回归线(23.5°N)
    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 过渡 最高
    白昼时间 最短(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最长(昼长夜短)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状况 最少,气温最低 过渡 最多,气温最高
    季节 冬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月份 12、1、2 3、4、5 9、10、11 6、7、8
    半球 南半球相反
    ●活动与探究             
    1.对照课本P11图1.19,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2.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冬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这是什么原因?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方法2  复习提问四季的形成后提出: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这是就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而言的,那么,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这节课共同探讨学习。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
    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地球的运动教案2
《地球的运动教案2》相关文章

tag: 地球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