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10.(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三人行, 。(《论语》)
②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008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11.(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 。
(2008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试题)
12.(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2008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13.(1)谁道人生无再少? , 。
(2)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 , ”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3)《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4)杜甫《望岳》诗中“ , ”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2008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大漠孤烟直, 。
2009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 来自:(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表现作者送别友人后依依不舍和无限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6)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在这圣火俯瞰大地的时刻,13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2008年江西南昌市中考试题)
15.(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2008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试题)
16.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1)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 ,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2)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题八咏楼》:“ , 。 ,”概括了金华八咏楼的重要地理位置和雄伟气势,抒发了热爱国家、热爱金华的思想感情。
(2008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试题)
17.(1)春蚕到死丝方尽, 。
(2)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任命朱建邦为总经理,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公司,人们都说朱建邦是“ , ”。(诸葛亮《出师表》)
(3)面对失意,李白吟出“ , ”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 ,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008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试题)
18.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陌生。①“亲朋无一字, ”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 ”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 ”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 , ”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008年山西太原市中考试题)
2009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 来自:19.(1)默写上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②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将杜甫《春望》一诗默写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根据语境默写。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奉献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英雄气概;奉献就是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今,奉献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8年福建三明市中考试题)
20.根据提示默写。(任选三题作答)
(1)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陶渊明《饮酒》于田园,享受着“采菊东篱下, ”的闲适;陆游《游山西村》,感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哲理。
(3)古人常借各种美好的事物表白心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自喻:“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红明志:“落红不是无情物, ”。
(4)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常引发诗人写景抒情。请写出古诗词中与秋天有关的句子: , 。(写出连续的两句)(2008年浙江嘉兴市中考试题)
21.从下面的句子中任意选填八句,使原句完整。
(1)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 ,决眦入归鸟。(《望岳》)
(4)问君何能尔? 。(《饮酒》)
(5) ,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6)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8)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9)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10)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08年宁夏自治区中考试题)
22.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
(1)万里赴戎机, 。 , 。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2)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 ?(郭沫若《静夜》)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出自韩愈的《 》。
(4)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
,2017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tag: , 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指导 - 写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