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知识大全生活百科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的来历

02-12 17:51:04   浏览次数:926  栏目:生活百科
标签:科普知识,知识宝库,百科知识,http://www.lexue88.com 腊八粥的来历,

2010年腊八节到了,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为学友整理关于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关中一带及附近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儿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
据说很久以前,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来了个挂单和尚,名叫阿二。俚是从天台山国庆寺来的,年纪已经四十出头,腰圆臂粗,五短身材,身背一只红布做的乾坤袋。对当家师傅说:“小僧种田出身,不论何种粗活,都能应付,请当家师傅作主。”老当家看俚身坯结实,出言吐语忠厚老实,心想斋堂正缺人手,何不派俚去做杂务呢?于是阿二和尚便做了一名“伙头僧”。

阿二每天起早摸黑,挑水、淘米、汏莱、烧火,忙得团团转,一有空闲,还要到蔬菜园里除草浇水。阿二有个好习惯,每次烧火辰光,眼睛总是盯在稻柴上,只要发现稻穗头,都一粒粒拾起来,剥去谷壳,然后放在乾坤袋里;汏过碗盏淘过米,勿肯立即拿水倒脱,先要淀一淀,慢慢地倒脱污水,把剩下的饭粒捞出来,摊在芦席上晒干,然后放在乾坤袋里;在地头上拾到一粒豆、一棵菜,也总是烘烘烤烤,统统放到乾坤袋里。这样日复一日,经过三年辰光,收集的五花八门的食物,少说也有两石半。

这年阴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脚。管钱粮的和尚也上大殿念佛去了,一时糊里糊涂,竟忘记开仓取米粮。呒不米粮哪能烧饭?阿二急得勿得了。阿二前思后想,想到了身边的乾坤袋,俚心里暗暗思忖:把三年里积剩下来的勿勿少少食物,一齐倒入锅内烧,不就解了这个无米作炊的燃眉之急吗?

“笃——笃——笃——”开饭的“云板”敲响哉。五六百个和尚列队进入斋堂,心里都在想:“今朝是佛主得道之日,定有一餐丰盛的素斋好吃。”可是走进斋堂一看:“啥个物事呀!粥勿像粥,饭勿像饭,菜勿像菜!……”上口一吃,味道倒蛮好,特别开胃,个个争先盛添,恨不得连洗锅水都喝下去哉。寺里老当家也觉得蹊跷,问阿二这是啥东西?阿二就原原本本告诉了老当家。老当家听后双掌合十说:“善哉!善哉!惜衣有衣,惜食有食,阿二积福,功德无量,真是可敬可佩可贺!”在场的和尚听了,一致公认阿二和尚烧的饭是“皆大欢喜”。众和尚商定,每年阴历十二月初八都要烧这种粥吃,以此纪念阿二和尚的惜食行为。这种粥后来连老百姓也烧来吃了,取名“腊八粥”。由此形成了苏州人有在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

,腊八粥的来历
上一篇:辣炒年糕的做法
《腊八粥的来历》相关文章

tag: 生活百科,科普知识,知识宝库,百科知识,知识大全 - 生活百科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