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试题历年真题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_真题试卷一(3)

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_真题试卷一(3)

04-05 20:14:12   浏览次数:172  栏目:历年真题
标签:司法考试真题,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资料,司法考试试题,http://www.lexue88.com 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_真题试卷一(3),
  选项D正确。法律需要和其他社会规范(道德、政策等)积极配合。
  55.关于法与道德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B.按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没有必然联系
  C.法和道德都是程序选择的产物,均具有建构性
  D.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答案:ABD www.lexue88.com
  解析:本题考核法与道德的关系。
  选项A正确。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专门机构、暴力后盾、程序设置、行为针对性和物质结果构成法的外在强制标志。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靠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即便是舆论压力和谴责也只能在主体对谴责所依据的道德准则认同的前提下发挥作用。
  选项B正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
  选项C错误。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尽管从进化理性主义上说,法在根本上也是长成的,是累积方式进化来的,非人类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但在形式上却不能不承认法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选项D正确。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一致的,因此,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不一定违法道德。
  56.关于法的适用与法律论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法的适用所处理的问题,既包括法律事实问题也包括法律规范问题,还包括法律语言问题
  B.法的适用通常采用逻辑中的三段论推理
  C.法的适用只要有外部证成即可,毋需内部证成
  D.法律论证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与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没有关系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选项A、B说法正确。整体上来说,法律人适用有效的法律规范解决具体个案纠纷的过程在形式上是逻辑中的三段论推理过程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具体来说,法律人适用法律解决个案纠纷的过程,首先要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其次要选择和确定与上述案件事实相符合的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最后以整个法律体系的目的为标准,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或法律裁决。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法律人在其业务操作中的思维或推理过程。
  选项C说法错误。在法律适用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
  选项D说法错误。法律推理不能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是为了得出法律判决的结论,找出确定的答案是法律推理的主要目的,而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法律的意义。法律解释只是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命题,命题本身的正确与否不是靠解释来完成的,它只能通过法律论证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法律推理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法律论证。通过法律论证,法官们可以进行比较与鉴别,从各种解释结果中找出最好的答案。
  57.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
  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汉代废除肉刑、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发展变化、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特点。
  选项A正确。商鞅的“改法为律”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具有“范天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改法为律”,是在法律观念上的又一进步。
  选项B错误。不是汉武帝改革,而是汉文帝废肉刑。
  选项C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法律内容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礼法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在汉代中期以后的法律儒家化的基础上,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表现在:“八议”入律与“官当”制度确立、“重罪十条”的产生、刑法制度改革、“准五服制罪”的确立、死刑复奏制度。
  选项D正确。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
  58.关于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西周时期“听讼”为审理民事案件,“断狱”为审理刑事案件
  B.唐代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
  C.明代的大审是一种会审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D.清末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古代诉讼的程序和制度。
  选项A正确。西周时期的“狱”与“讼”。民事案件称为“讼”,刑事案件称为“狱”,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
  选项B正确。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州县长官在进行司法审判时,均设佐史协助处理。州一级设法曹参军或司法参军,县一级设司法佐、史等。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
  选项C错误。明代的大审是每五年一次。
  选项D正确。清末司法机关的变化。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
  59.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了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
  B.美国宪法修正案中影响较大的是关于公民权利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南北战争后关于废除奴隶制并承认黑人选举权的修正案、20世纪以来关于扩大选举权男女享受平等权利的修正案等
  C.《法国民法典》根据“天赋人权”理论规定了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
  D.1888年完成的《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被认为过于追求罗马法化而忽视民族传统,注重资本家的利益而缺乏对弱者权利的保护而受到多方批评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罗马法的产生、美国宪法修正案、《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选项A正确。公元前7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罗马社会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度趋于解体。与此同时,“平民”阶层逐渐形成。平民承担罗马大部分的税收和军事义务,但因其不是氏族公社成员,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不能与贵族通婚,也不能占有公地。正是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了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
  选项B正确。宪法修正案是美国宪法规定的惟一正式改变宪法的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公民权利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南北战争后关于废除奴隶制并承认黑人选举权的修正案、20世纪以降关于扩大选举权、男女享受平等权利的修正案。
  选项C正确。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这是“天赋人权”理论在《法国民法典》中的体现。
  选项D正确。历经13年于1888年完成《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这个草案受到多方批评,认为它过于追求罗马法化而忽视民族传统,注重资本家的利益而缺乏对弱者的保护,还有人认为语言过于专业化导致普通民众难以理解。
  60.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B.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C.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宪法的修改、宪法的历史发展。
  选项A错误。宪法的修改的提案主体是1982年《宪法》的规定。
  选项B错误。1982年宪法是对1978年的全面修改。我国宪法共经过了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第一次全面修改是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通过并颁布了1975年宪法;第二次全面修改是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78年宪法;第三次全面修改是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82年宪法。
  选项C正确。目前是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通过了共31条修正案。
  选项D正确。有关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注意看“宪法的历史发展”部分。

上一页  [1] [2] [3] 

,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_真题试卷一(3)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