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历年真题2010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04-06 14:46:59   浏览次数:309  栏目:历年真题
标签:特岗教师考试试题,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考试试题,http://www.lexue88.com 2010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系统,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的学习方式。

3、( )是体验的本质特征。

4、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师的( )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5、( )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6、新课程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 )、( )三个维度来确立课程目标的。

7、( )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

8、就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而言,讲授法和( )是最为基本的方法,是所有希望有所作为的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方法基本功。

9、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 )和( )。

10、( )是教师自觉进行反思的前提。

www.lexue88.com

二、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内容是:

(1)教育机会均等

(2)教育人道化

(3)教育管理民主化

(4)教学民主化

2、教育目的具有: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 评价功能

3、发现学习的本质特征表现在:

(1)问题性

(2) 过程性

(3)体验性

(4)开放性

4、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1)专业知识

(2)专业技能

(3)专业道德

(4)专业情意

5、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为: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 农村中学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

6、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

(1)导向性

(2)民主性

(3)启发性

(4)控制性

7、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

(1)互动性

(2)互惠性

(3)主体性

(4)能动性

8、教育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

(1)价值判断

(2)价值引领

(3)客观描述

(4)增值探索

9、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主要区别是:

(1)资料来源不同

(2)资料性质不同

(3)关注重点不同

(4)评价者的素质要求不同

10、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是:

(1)为了学校

(2) 在学校中

(3)依托学校

(4)基于学校

www.lexue88.com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人的可持续发展 2、条件性知识 3、校本课程 4、行动研究

四、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

2、学生学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教师专业化有哪些特点?

4、简述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5、简述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区别和联系。

6、教育评价具有哪些增值作用?

五、论述(选做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你心目中的“学生”是什么?教育能不能做到尊重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学生?

2、有人说:“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和互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新课程在期末评价与考试中有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试阐述。

六、材料分析(10分)

阅读下面的案例,思考我们学生的学习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

几年前,世界范围内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一天,老师说:“同学们,今天咱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就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无言以对。当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时候,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学生说:“什么叫‘短缺’?”非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粮食’?”而中国学生则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2、探究学习

3、亲历性

4、教学技巧

5、专业情操

6、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课程性质

8、发现法

9、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10、良好的反思氛围

二、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1)(3)(4)

2、(1)(3)(4)

3、(1)(2)(4)

4、(1)(2)(3)(4)

5、(1)(2)(3)(4)

6、(1)(2)(3)

7、(1)(2)

8、(1)(2)

9、(1)(2)(3)(4)

10、(1)(2)(4)

www.lexue88.com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所谓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即是人的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时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而不受损害的发展。

2、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

3、校本课程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学校自行设计的新课程;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关于行动研究的最通俗的解释是,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四、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⑴教育的终身性: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⑵教育的全民性:没有对象限制的全民教育

⑶教育的开放性: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⑷教育的自主性:自我导向学习的教育

⑸教育的实用性:完善自我的教育

2、(1)学生学习的组织性;

(2)学生学习的依赖性;

(3)学生学习的间接性;

(4)学生学习的基础性。

3、(1)教师专业化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3)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

(4)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4、(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5、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除教学外,还有其他工作,如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作等。

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惟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却不是教学的惟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如图所示)。将教学等同于智育,容易导致对智育的途径和教学的功能产生狭隘化甚至惟一化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6、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管理作用和发展作用。

www.lexue88.com

五、论述(选做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我心目中的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生成性的人,具有自主性的人,整体性的人。教育能做到尊重学生,做到的前提是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基本属性。

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1)内容方面:主要是改变过去只注重考核知识与技能的状况,高度重视对过去被忽视的重要方面的评价,科学、全面、合理地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

(2)方法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期末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教育契机,设计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与考试方式、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情境模拟、游戏测评等。

(3)时间方面:改革后的期末评价与考试转变成对学生在全学期学习与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既强调结果又关注过程,力求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因此不可能在期末一段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

(4)结果反馈:内容上看,期末评价与考试的结果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形式上看,期末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理想的形式当然是书面与口头的结合。

六、材料分析(10分)

材料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完全的接受式学习。现代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2010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