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_全真押题试卷及参考答案(7)
26、对于进口货物的价款中单独列明的税、费,不计人该货物完税价格的是:
A、进口关税、进口环节代征税及其他国内税
B、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C、境内技术培训费
D、境外考察费用
【ACD】根据《审价办法》的有关规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出审查确定,并应包括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进口货物的伤款中单独列明的有:(1)厂房、机械或者设备等货物进口后发生的建设、安装、装配、维修或者技术援助费用、但是保修费用除外;(2)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3)进口关税、进口环节代征税及其他国内税;(4)为在境内复制进口货物而支付的费用;(5)境内外技术培训及境外考察费用等税收、费用,不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故A、C、D选项是正确选项。
27、下列进口货物中,有暂定税率但不适用暂定税率的是:
A、适用普通税率的进口货物
B、无法确定原产国(地区)的进口货物
C、协定税率低于暂定税率的进口货物
D、适用最惠国税率的进口货物
【ABC】根据现行规定,适用最惠国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适用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从低适用税率;适用普通税率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对于无法确定原产国(地区)的进口货物,按普通税率征税,故A、B、C选项是正确选项。
28、下列进口货物中,应当适用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的是:
A、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进口货物
B、货物运抵指运地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进口转关运输货物
C、因超过规定期限未申报而由海关依法变卖的进口货物
D、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需要追征税款的进出口货物
【AC】根据《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进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适用装载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A选项正确;进口转关运输货物运抵指运地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适用装载该货物的运输工具抵达指运地凌日、实施的税率,B选项错;因超过规定期限末申报而由海关依法变卖的进口货物,其税款计征应当适用装载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C选项正确;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需要追征税款的进出口货物,应当适用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之日实施的税率,行为发生之日不能确定的,适用海关发现该行为之日实施的税率,D选项错。故本题A、C选项均是正确选项。
29、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如果要加保一般附加险,必须先投保的险别有:
A、一切险 B、平安险
C、水渍险 D、基本险
【BC】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中几个重要险别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首先要明确基本险和附加险的含义。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按照能否单独投保,可以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基本险可以单独投保,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只有在投保某一种基本险的基础上才能加保附加险。
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分为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3种。险别不同,保险范围的责任也不同。水渍险的责任范围等于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加上自然灾害的部分损失,而一切险的责任范围等于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再加上一般外来风险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中国保险条款”中的附加险有一般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两大类。一般附加险所承保的是由于一般外来风险所造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损失,共有11个险别: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短量险,渗漏险,混杂、玷污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钩损险,包装破裂险,锈损险。
当投保险别为平安险或者水渍险时,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的条件加保其中一种或者数种附加险险别。但是如果已经投保了一切险,就不需要再加保任何一般附加险的险别,因为保险公司对于各个一般附加险险别的责任已经包含在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内。
三、判断题
1、代理报关可分为直接代理报关与间接代理报关。如果是间接代理报关,报关企业要比直接代理报关时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
【对】本题知识点为报关的分类。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是代理报关的两种形式。直接代理报关是指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手续的行为。间接代理报关是指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报关企业自身的名义向海关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行为。在间接代理中,报关企业应当承担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己报关时所应当承担的相同的法律责任;在直接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被代理人。因此本题判对。
2、报关企业向海关注册登记前,必须先行向所在地海关提出开办申请,由所在地海关初审后上报海关总署审批,经海关总署批准成立后方可向所在地海关注册。
【错】本题知识点为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申请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到所在地直属海关对外公布受理申请的场所向海关提出申请。因此本题判错。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到所在地直属海关对外公布受理申请的场所向海关提出申请。因此本题判错。
3、海关调查人员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可以径行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错】本题知识点为海关权力之行政检查权。海关调查人员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只有在直属海关关长或经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后,才能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因此本题判错。
4、自理报关单位没有进出口经营权,但有报关权。
【错】本题知识点为报关单位的概念。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可能具有报关权,也可能不具有;有报关权的自理报关单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也可能不具有。因此本题判错。
5、海关对在报关员记分考核中记分达30分的报关员,可以处以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业务的处 罚。
【错】本题知识点为报关员海关记分考核管理。根据海关规定,对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报关员,海关终止其报关员证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报关员应当参加注册登记的海关的报关业务岗位考核,经岗位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海关对报关员的记分考核管理从性质上讲是一种教育和管理措施,不是行政处罚。而暂停报关执业则是一种行政处罚。因此本题判错。
6、报关员涂改报关员证,海关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人民币2000元以下罚款。
【对】本题知识点为报关员的法律责任。报关员涂改报关员证的行为属执业禁止行为,海关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人民币2000元以下罚款。因此本题判对。
7、对出口不实行“一批一证”的商品,出口许可证备注栏内打印“非一批一证”字样,该证在有效期内使用最多不超过6次。
【错】一般情况下,进出口许可证为“一批一证”(指进出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一次报关使用)。如要实行“非一批一证”(指进出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可多次报关使用),应当同时在进出口许可证备注栏内打印“非一批一证”字样,但最多不超过l2次,由海关在许可证背面“海关验放签注栏”内逐批签注核减进出口数量。
8、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跨年度使用时,在有效期内只能使用到次年的3月31日。
【对】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跨
年度使用时,在有效期内只能使用到次年3月31日。
9、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跨年度使用时,有效期限截止时间不得超过次年3月31日。
【错】根据规定,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且有效期截止时间不得超过当年l2月31日。
10、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实行“非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制。
【错】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制和“一证一关”制。
,2010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_全真押题试卷及参考答案(7)tag: 历年真题,报关员考试试题,报关员考试真题,报关员考试资料,报关员考试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