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下载中心免费试题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卷第二单元第6课《赤壁赋》随堂练习2(人教版)下载

第二单元第6课《赤壁赋》随堂练习2(人教版)

  • 名称:第二单元第6课《赤壁赋》随堂练习2(人教版) 下载
  • 类型:高一语文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2-06 15:07:37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216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795 KB
  • 推荐度:3 星级
《第二单元第6课《赤壁赋》随堂练习2(人教版)》简介

标签: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试卷分析,人教版高一语文试卷, 本站提供第二单元第6课《赤壁赋》随堂练习2(人教版)免费下载,http://www.lexue88.com
赤壁赋【同步达纲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把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在横线上。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这段文字已经由轻松过渡到了沉重,由愉快到了抑郁,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B.写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C.一曲洞箫,高亢激...,大小:795 KB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