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诗歌赏析怨诗常见典故

怨诗常见典故

05-10 22:49:27   浏览次数:858  栏目:高考诗歌赏析
标签: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http://www.lexue88.com 怨诗常见典故,

怨诗常见典故:
  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间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闰闾,诣官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嚣。辛弃疾《水龙吟·叠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干。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叠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2.授笔:《后汉书》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采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泰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黎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官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夸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4。碧血: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被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混。
《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5南冠:指囚犯。-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李白《流夜郎闻酾不顿》:“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怨诗常见典故
《怨诗常见典故》相关文章

tag: 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诗歌赏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