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导游欢迎词范文,英语导游欢迎词,http://www.lexue88.com
山东龙山森林公园导游词,
灵云寺占地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占1500平方米,总投资460万元。是我市目前建筑规模最大的寺院。寺院内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大家跟我一起踏入寺庙吧!那大家知道怎么踏过这个大门?在佛家门槛迈法要注意男左女右。这里大家看到的塑像,不用我介绍大家一定知道叫做哼哈二将。按照佛教的说法两位神将原来来自于印度原始佛教中的金刚力士,都是佛国大力士,能亲近诸佛,是手拿金刚杵保卫佛的夜叉神,叫“执金刚”。相传佛祖身边有五百个手执金刚杵的随从警卫,队长叫“密迹金刚”,首要的职责是守卫寺庙的第一道大门,与门神一样。中国的门神大多是两个,于是这位队长到了中国就被一分为二,对称地守卫在殿内两侧。佛教还有一种说法:过去有个国王,生了一千个儿子,最小的两个弟弟为保护阿哥们成佛,心甘情愿当了护法神。在明代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他们是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院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哼将叫郑伦,鼻子一哼,就会发出一股白色光线,类似于现在的超声波武器,制敌于转瞬之间,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山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他窍中二气,鼻子一哼,声若洪钟,喷出的白色光线吸人魂魄,后被周文王俘获改邪归正,最后被商纣王部下大升用刀砍杀。哈将叫陈奇,嘴一张,就会有一股黄色气体喷出,类似于现在的生化武器,让敌人马上烟消云散,也是商纣王的部下,曾受世外高人秘传,养成腹内丹田的真气,只要嘴一张,气体就喷出,敌人的魂魄自己消散,后被哪吒刺死。姜子牙封神时册封两位镇守西势山门,保护佛法。
我们先去朝拜天王殿,面对我们的这位笑脸相迎慈祥的佛像,叫做弥勒佛,又叫未来佛。藏传佛教叫“强巴”。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现在我们经常看见的这种笑口大肚子的弥勒佛塑像,其实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契此是五代时浙江奉化人,经常手拿锡杖,杖上挂一布口袋,因其总是挂一布口袋,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布袋和尚”。出入于市镇乡村,行乞游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能预知吉凶晴雨,而且特别灵验,还经常为贫穷的人免费治疗疾病,把口袋中的食物分给他们吃。他寂灭前留下一句:“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搭建庙宇供养起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在四周的这些是四大天王了,在中国也被称为“风调雨顺”表达了信徒的美好愿望。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司风,他能令人增长善根。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司调, 西方广目天王能净眼观众生,守护众生。他手持赤龙主雨。北方多闻天王能知问四方赐人德福,他持宝伞司顺.组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
在大肚弥勒佛的后面,面向寺院的这尊像叫做韦陀,韦陀是佛的护法,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的八神将之一,位居四大天王32员神将之首。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舍利子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韦陀手中拿的兵器叫杵,从韦陀手里杵的拿法,就能知道这座寺庙是什么样的寺院,一般汉传佛教寺院有两种:子孙院和十方院,子孙院的主持是有师承关系的,一般不留宿,十方院的主持是大江南北各处僧侣民主选举产生的,提供食宿。大家以后到寺院里面,一定注意一下,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院,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子孙院,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这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寺院。
我们在去看看东方三圣和西方三圣吧。东方三圣供奉的是药师傅和日月光菩萨。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在中国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灾延寿。传说他成佛时曾立下十二大誓愿,愿去除一切众生的病苦,医治所有难以根治的疾病,让一切众生身心安乐。据说信奉药师如来能够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因此在我国社会各阶层对药师如来的信仰很盛。大家看到的这尊药师佛左手拿着盛药的器皿(又作无价珠),右手拇指与无名指之间虚空(叫三界印),仿佛拿着一枚我们世俗的人看不见的能医治百病的药丸。两边是日,月光菩萨,他们是药师傅的左右助侍。
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我们经常听到信仰佛教的人双手合什,口中念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意为致敬、归命。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称无量寿佛、接引佛。只要对阿弥陀佛深信不疑,每天专诚诵念佛号,临终之际,便能见到阿弥陀佛,由他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法门简便,即使乡居僻野,所以对阿弥陀佛的崇拜,在中国极为盛行,以至于口诵“阿弥陀佛”,几乎成为一切僧众的象征。左助侍是观音菩萨,世代都把她奉为“救苦救难”、“济世造福”的圣人,传说她可以“扶正除邪”、“送子送财”、“主持公道”。佛教的《法华经》中说:遇难众生只要颂其名号,即“观世音”三个字,“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一般人都是“听”音,而独她能“观音”,即眼睛可当耳朵使唤。因此,她是一个法力无边、变化无穷、神乎其神、大慈大悲的菩萨。到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只得略去“世”字,改称观音。右助侍是大势至菩萨,以智光普照一切。
后面是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气势巍峨。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大雄”为佛的德号,意谓佛有大力,能降四魔。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释加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一个小国国王净饭的儿子。母亲生他七天便去世了。释迦成人后娶表妹为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罗侯罗。释迦踏入社会后,通过观察,一方面深感自己的国家处在强国之间,随时有被吞并被消灭的危险,另一方面又感到世态炎凉,社会残酷无情,而人生又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于是,他感到十分苦恼,决心出家修行,以便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并同时为了人民救苦救难。六年后,释迦来到一棵钵果树下(即菩提树下),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并悟道成佛。这时他刚好35岁。从此以后他四方传教,并建立僧团与寺庙制度。释迦活到80高龄时,在拘尸那迦城郊一片婆罗林中涅磐。他死后遗体火化,将佛舍利分给各国使都建塔供养。大家可以看到,释迦像左耳下垂,右手屈臂上伸,名为“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德,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在释加牟尼的两侧是燃灯佛和弥勒佛。佛教大乘教认为,在无限的空间与时间里,每一个世界(注意:这里谈的“世界”与我们今天通常说的“世界”是完全不相同的,千万不要等同理解),每一阶段都有佛来教化众生,因此,十方三世便有无数佛,但最有名的还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后面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说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第子善才与龙女。这两边为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 阿罗汉。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十八尊罗汉是指降龙.伏虎.笑狮.骑象.坐鹿.布袋.芭蕉.长眉.欢喜.沉思.过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门.开心.举钵.静坐诸罗汉。阿
这里就是龙山桂花园,20xx年8月由金来建筑公司韩金来先生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的,园内有各种桂花1000多株,其中大型分景桂花200余盆。这里的桂花品种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日香桂、佛鼎珠桂、红珠砂桂等二十几个品种 ,其中金桂、佛鼎珠桂、红珠砂桂都属于国内稀有名贵桂花品种。园内盆景桂花中,许多已树龄较长,枝冠较大,造型奇特,有的像佛,有的如凤凰,有的似游龙,惟妙惟肖。园内还有其它木桩盆景40余盆,其中榕树组合盆景和榔榆、杜鹃、奇艾等盆景已极具观赏价值。
桂花虽没有娇艳的丰姿和艳丽的色彩,但花香浓郁、清芬远逸。大家有没有听过吴刚被贬到月宫砍桂树呢:传说月宫有桂花五百丈高,汉朝吴刚被贬往月宫砍桂枝,斧头砍下去很快又长合,只有一直不停的砍下去。唐朝诗人杨万里有诗称赞桂花:“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宫,移将天上众香园,寄生梢头一栗金”。桂花堪称传统名贵花木,花可制桂花膏、桂花羹、桂花油、桂花酒、蜜饯、糕点,干花有消毒抗菌之功效,尤其对小儿口疮疗效更佳。桂花枝性强壮,寿命极长。现园内桂花盆景中有的砧木已达数百年,嫁接的桂花枝也有50余年。
桂花园内的李师傅的根雕艺术更是精彩,有惊(鸭)、驮鸟、伶俜、冰上双人舞、初恋、迁徙、摔跤、李白醉酒、八戒与黄风怪、散打拳王、骆驼、望子鹿、蛇头手杖、少女(健美操)、鸽子、飞龙、雄鹰、佤族舞姿,个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尽情的享受艺术的魅力。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
龙山动物园,是莱芜市唯一一所动物园,动物园内有老虎、狮子、梅花鹿、孔雀、猴、狐狸、双峰驼、狗熊、狼等几十种动物。也是宣传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基地。站在动物园向东瞭望是扶日峰,扶日峰是龙山的一大奇观,晴天时在上午9:00——10:00之间,在峰北面可见太阳安坐在峰顶,给人的感觉是快步上去,就能摘下太阳。山上奇石林立,这里不仅是峰林石柱的大观园,而且是巧石怪石的天然陈列馆。这些巧石形态别致,意趣无穷,有的宛若各式人物,如情侣石、仙人石(巡山老人)、大佛像等,有的形同各种物品,如元宝石、玉兔石、海豚石、海螺石、龙爪石(酷似龙印)、雄莺石、仙女床等,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如金蛇出洞、仙龟探路、神蟒翘首,八戒寻斋、仙人脱帽、真是无奇不有。这些怪石要靠大家用心去读,用情去悟,才能发掘其潜在的动态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山东龙山森林公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