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引领人类进步
每一点进步,都是一次艰辛的跨越
50年前的10月,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1961年4月,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造访太空的人。8年后的
如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1年6月,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28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只差16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在人类迄今开展的123次月球探测中,成功率不到50%。
但是,牺牲从来没有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人类的太空探索,不仅仅是为了圆一个古老的飞天之梦,更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疆域的拓展。”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正如叶培建所说,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今天,飞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正日益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在叶培建将近40年的航天事业生涯中,参与研制的数十颗卫星同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的在太空中对地球开展资源调查与监测,有的在监测气象和局部环境的变化,有的在监测地震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远
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科学探测。就如同面对大海,我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一样,面对无垠的太空,人类的视野得到极大拓展,对自身家园、自身命运的思考多了一份理性。
现代航天事业的发端,原本源自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但如今,美俄两国携手共建国际太空站,在太空领域正在进行着日益紧密合作。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文明成果,就像永恒的星光,映衬出了大国争霸的浅薄。
今天,航天领域的合作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自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航天专家,出现在了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场的观礼台上。在不远的将来,从嫦娥一号卫星上传来的数据,将被全世界的科学家共享。
寂寞嫦娥舒广袖,传说中的嫦娥也许在广寒宫中寂寞一生。但嫦娥一号卫星并不孤单——就在她奔向月球的时候,行走在太空中的各类飞行器达上千颗。美国科学家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目前已经飞行到距离太阳150亿公里的地方。根据传回的数据分析,它正在脱离太阳系,真正进入银河系的空间,成为人类发射的跑得最远的航天器。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太空探索,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远,能走多快。”
很多年之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他后来死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被人们问及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的回答意味深长:“因为山就在那儿。”珠峰就在那儿,太空就在那儿,月球和其他行星就在那儿,人类获得知识与进步的希望就在那儿。
——这,也许就是中国开始“嫦娥奔月”的终极目的之所在。
19.文中提到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
20.人类进行太空探索有什么意义?试作简要概括。
答:
21.1971年6月,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死亡;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程途中解体……因此,作者发出了太空探索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一次艰辛的跨越”的感叹。请结合你的经历或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19.作者这样安排是运用了类比论证,通过“珠峰”引出太空是人类获得知识与进步的希望,中国开始“嫦娥奔月”的终极目的。
20.①拓展人类自身生存疆域,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②极大拓展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对自身家园、自身命运多了一份理性思考。③使人类获得知识与进步。
21.示例: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尽千辛,其他方面的进步又何尝不是这样?事物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波折。比如说,新中国建立以后,各项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中间经历了10年“文革”,使国民经济大幅度倒退,但改革开放以后,情况逐渐好转,综合国力日渐增强。这其间虽然经历了若干失败,但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失败并不可怕,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再去经历,这样才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训练场飞天勇士征太空 瑞雪送行舞翩翩
孙自法
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
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神州大地上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问天阁”广场上却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曾经和两位飞天勇士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朝着航天员专用通道出口驻足而立、翘首以盼。
再过约半小时,中国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将从这里受命出征,携手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太空之旅。
忽然,“问天阁”上空飘起了雪花,戈壁的秋风漫卷着雪花,飘飘洒洒。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并肩而行,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自信的笑容写在他们脸上。
“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是!”
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雪裹着风,风夹着雪,虽然越来越大,但飞天勇士丝毫不以为然。在翩翩起舞的雪花里,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向两旁前来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随后,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便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就在费、聂登上专车、真正踏上太空征程的那一刻,奇迹突然出现:风停了,雪止了。人们这时似乎才恍然大悟,秋风瑞雪舞翩翩,原来是要专门为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送行。
风止雪住,送行的人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远去的车队,注视着戈壁中倚天而立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人们为两位飞天勇士祝福,祝福他们多天的太空旅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人们也在期待,期待他们成功凯旋、胜利归来!
(摘自《中国新闻网》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
联袂:
(2) 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tag: 语文 嫦娥一号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