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年,葛朗台已感到衰老的迫近,不得不让女儿参与一些田产的管理事务,遇到什么问题就叫她跟克罗旭商量。年底,83岁的葛朗台患了疯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看住金子:"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才得知,她在索漠每年有30万法郎的收入,还有600万公债和价值200万的金子,10万现款,财产总数达1700万。于是,她给了拿侬1200法郎,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
欧也妮虽有偌大家产,但她仍感到十分苦恼。自从与查理分手后,7年来她总是思念着他。而查理呢,自离开索漠,就把全部精力用在生意上。他先在印度发了财,后又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倒卖海盗赃物赚了大钱。开初他还记得欧也妮的情分,可当他跟各种肤色的女子 荒唐胡闹之后,便把堂姐忘得一干二净。1827年,他在回巴黎的途中结识了曾作过内廷行走的奥勃里
体会小说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葛朗台的发家史
便是见到金子就占有金子
对照原著,注意此处作者对葛朗
台的评价
注意此处对葛朗台的吝啬的描述
注意此处对葛朗台的心理描写
品读此处对欧也妮的心理描写
查理为父亲的死痛哭,葛朗台却说,查理没出息。充分表现葛朗台的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观念。
葛朗台假装口吃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思想,更好地敛财。
葛朗台对女儿的虐待充分暴露了他的贪婪冷酷。
对照原著品读此处的细节描写
此处语言和细节描写很精彩
对照原文品读作者对葛朗台临终前的动作描写
查理辜负了欧也妮,酿成了欧也妮的婚姻悲剧。他同老葛朗台一样自私冷酷
此处表现欧也妮的慷慨,“她夹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注意赏读
三、作品鉴赏
《欧也妮·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皮埃尔·马尔贝也曾说过:“巴尔扎克小说真正定型是从《欧也妮·葛朗台》开始的。”
的确,《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他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卷”之一,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次飞跃,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故事叙述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它震撼了每一位读者,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什么巴尔扎克的这部小说会成为一部杰作呢?除了由于语言精美生动,细节描写精彩独到,情节紧凑,布局精局严密之外,更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葛朗台老头这个守财奴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部代表作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作者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从而塑造了葛朗台老头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吝啬鬼的形象。在巴尔扎克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也变得苍白无力,浑身颤抖,中古的人物像玩具一样倒伏在地。
小说中,欧也妮在父亲对金钱的贪婪下失去了自己的爱情,损耗了自己的青春,最终却等来了发财归来的负心汉。欧也妮命运是可悲的,而其父葛朗台更为可悲。且不说他的贪财行为,就其人生而言,显得很浮躁而过于“平淡”,他仿佛就是为了金钱而存在于这个世上,也因为金钱而从这个人生中消逝,一切仿佛是过眼云烟,也只有和他有过金钱交易的还带有一点记忆吧!
四、人物鉴赏
1、老葛朗台: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让主人公葛朗台的一言一行都绕着“金钱“这个轴心转,正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到“看见金子,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好一个金子般的天气。”(1)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他的人物塑造。据说,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把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都灌注了进去,怪不得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不只有一副空壳,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2)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相比,巴尔扎克的人物画廊显然具有巨大的规模与更充实的内容。在人物塑造上,真正显示出巴尔扎克高度思想水平的是,他的好些人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而且都是特定的阶级的典型。(3)的确,葛郎台的吝啬性格,暴露的是资产阶级的一些本质特征,他的致富史也无疑是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罪恶发家史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是,葛郎台只是一个典型,但他卑狡作,贪婪凶狠,阴险刻毒的特征在资产阶级中也具有普遍性。而巴尔扎克并不是一个彻底的阶级论者,但他却在一定程度张自觉地以阶级论来观察社会与人,他把人视为社会环境与阶级生活的产物,不同类型的人是不同的环境与生活造就出来的。(4)
在葛朗台身上,几乎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以及作者对他的介绍,都使人们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吝啬、虚伪狡诘,俨然一个守财奴的形象。人们不能不佩服巴尔扎克塑造个这阶级典型的高超技巧,他所选择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那么微不足道,但却又强烈集中地表现出葛郎台的阶级属性,如当他听到查里因为丧父而哭泣时,他讲了这样一句话:“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5)仅仅这一句话,就足以使人看到葛朗台灵魂的深处,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现拜金主义在资产阶级是如何完全窒息了自然人性。
文学形象是文学典型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和多彩。文学典型呈现的精神是如何丰富,往往会令读者叹为观止。正如葛朗台这个露骨的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在他身上揭示了一个金钱武装的时代,一个丑恶虚伪的时代。
为了更生动地表现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当葛朗台想到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要把不动产“拍卖”时,他说:“那简直是在抹自己的脖子。”(6)一句话充分暴露了葛朗台的专制、吝啬、爱财如命的性格。“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命啦……咱们两讫了……”(7)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语言!这一段生动的语言描写彻底地扯去了葛朗台脸上的遮羞布,露出了他的虚伪、狡诈、厚颜无耻的本质。小说还写到葛朗台在抢到侄儿留下的梳妆匣时,着眼点是有“两斤重”的金子,一连串的“金子”以惊叹的语气冲口而出,语调急促,语流简短,赤裸裸地表现其无耻而又无止境的贪欲。“ 这是什么?真金,是金子!他叫了一声。好重的金子,足有
tag: 名著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