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种树郭橐驼传》《雷雨》课堂实录(一等奖)

《种树郭橐驼传》《雷雨》课堂实录(一等奖)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167  栏目:高二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种树郭橐驼传》《雷雨》课堂实录(一等奖),
  
  生(齐声读出):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官吏们的所作所为?
  
  生14:名为“爱民”,实为“繁政扰民”。
  
  师:对,“繁政扰民”这个词用得好。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批评时政的文字吗?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初中读过的《捕蛇者说》中的一段话。)
  
  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师:大家再来仔细研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语言中的意味。
  
  (投影,学生齐读)
  
  仔细体味下列句子中所蕴含的意味:
  
  1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中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15:第一句中的“好、烦、若、而”这些词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揭开了这些官吏们伪善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打着“爱民”的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扰民、害民”的勾当。
  
  生16:我说说第二句。这句话中用了“又何以……耶”的反问句式,语气特别强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们的“扰民”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师:说得很好。以后大家读文言文时,请不要忽视品味虚词,它们有时在表达情感时会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课堂开始时得提问,作为小结。)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生17: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
  
  (学生再次齐读全文,结束对课文的阅读。)
  
   
  
  六、指导课后“探究性学习”。
  
  课前的准备: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寓言故事类”(包括《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五篇满分作文。)
  
  过程描述:
  
  师:同学们看过这些优秀作文后,有怎样的评价?
  
  生18:这些作文在文体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体裁,比较新颖。
  
  生19:故事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很有趣味。
  
  生20:作者所构思的故事都有比较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其实作者就是把要阐述的道理用一个故事来表现了,感觉比读议论文要生动有趣些。
  
  师:是啊!应该说寓言是一种不错的文体,值得借鉴模仿。现在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大家多练习一种文体,就意味着多一条写作的路子。
  
  那么写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样写“寓言”?
  
  1、编故事:可以是虚拟的,动物故事或生活小事;叙事要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寻味的“理趣”;
  
  3、“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的关系。
  
  师:今天老师布置给大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希望大家课后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的《三戒》、刘基《郁离子》中的一些名篇,领会这些优秀寓言的深刻寓意,多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平时多练习构思和写作,“三年磨一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成功的寓言的。下课。
  
  (下发“探究性学习”材料。)
  
   
  
  附:【探究性学习】(摘要)
  
  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一、学习寓言,要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人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说说以下这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
  
  柳宗元寓言:《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罴说》、《蝜蝂传》 
  
  刘基寓言:《卖柑者言》、《工之侨献琴》等
  
  二、学习构思寓言故事:
  
  认真阅读古代的经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根据提供的话题,尝试构思寓言。
  
  话题:①心存善念 ②懂得感恩 ③利己与利人
  
  【教后感言】
  
  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太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了:先指导学生朗读,尔后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译,尔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尔后学生背诵课文,尔后……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兴趣没了。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这样教?是不是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可以抛弃其他的重要文化信息?
  
  把语言学习的重担交给学生吧,因为每篇课文下都有那么多注解,相信他们能读懂,老师只要在紧要处点拨一下就行了。老师,请你学会偷懒。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吧。老师是一名指挥,演奏交响乐的任务就交给每一位乐手。你的指挥棒上发出的指令应该是有价值的提问,是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理解、探索的信号。
  
  课堂需要热闹,那是学生朗朗的书声;课堂需要沉默,那是学生潜心的品悟。我们老师总是用心良苦,希望眼前的每一位学生都同样的优秀,像自己一样的博学;我们老师总是慷慨得无以复加,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我们总是不停地讲、讲、讲。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我们的知识宝库中,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我们的老师填入我们的大脑?又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由我们自己的阅读品悟获得?
  
  的确,每一篇文章都已经“死”了,因为它们从远古传来,只是静静地躺在语文课本中;但每一篇文章又都是“活”的,它们“色香味”俱佳:那是字里行间闪烁的人生智慧、作者的悲喜交加、行文构思的苦心孤诣……这些都是一种“大文化”,是潜藏在语言背后更鲜活的宝物。难道一篇文章的千古流传不是靠这些而是靠“通假”“词性活用”“宾语前置”?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些宝物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买椟还珠”的故事,不可忘记。
  
  把学生唤醒!
  
  把文章唤醒!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德清高级中学 杨晓浏
  
  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种树郭橐驼传》《雷雨》课堂实录(一等奖)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