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九年级思品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中考思品专题复习: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①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②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④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限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这些措施说明我们政府在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障、改善民生(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1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6周年。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建设成绩显著,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 )
①党的民族政策是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是新疆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 ③完全依靠国家的帮助和支持 ④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www.lexue88.com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12月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大会宣读了《关于表彰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和突出贡献者的决定》。胡锦涛等领导同志为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并向参加嫦娥二号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这表明( )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载人航天科学技术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科学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②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 国家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应着力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为大学输送更多合格新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微以“羊”为主体形象设计(如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也写作“吉羊”。因此取“羊”的创意,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寓意广州人民将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亚运会。2010年亚运会会微表明( )
![]()
①中华传统文化保守落后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一位踏着改革开放春潮来到延安的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这体现了( )
①新时期,中国应继续弘扬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③新时期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④现代社会再提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已经过时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我们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对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我们要( )
①坚定不移地携手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务必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②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③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④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21.12月8日晚,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人民搜索》校园招聘宣讲会,前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到场发言。有位同学当场曾向邓亚萍发问:“《人民搜索》究竟是为党搜索还是为人民搜索?”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2.有人说刚刚闭幕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实际上就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一次握手与对话。
我们中学生怎样看待这次“握手与对话”?
三、漫画题
23.观察这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www.lexue88.com
理性分析:(1)你从漫画中有关人员的作法中,得出什么结论?
畅所欲言:(2)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做些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24.材料一
:“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达11.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我们战胜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
材料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2%和8.3%,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结束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十一五”实现了“种粮不交税”、“义务教育免了费”,“十二五”规划建议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举措。这一重要阐述,体现了什么道理?
(3)看了材料一和材料二后,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强大了,已经不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探究与实践
25.材料一:自古以来,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从古代的“天下大同梦”、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梦都未能实现。直到20世纪中叶,我们才圆了民族独立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我们圆的“梦”越来越多了:“港澳回归梦”、“入世梦”、“千年飞天梦”、“百年奥运梦”……近两年,我们又有一些梦想变成现实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所圆的梦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还有好多的“梦”等待着我们去追、去圆。
材料二:2010年,中国有一个举世瞩目的大手笔,那就是上海世界博览会,那正是中国人民百年梦想的实现,也是千万个梦想升起的地方。 梦想提供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动力,梦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撑,有梦就有未来。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聚集起来,就汇成了明天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我们又圆了什么“梦”?你认为还有哪些 “梦”等待着我们去追、去圆?(说出二例即可)
(2)请你分析“我们圆的‘梦’越来越多”的原因。
(3)你认为要圆梦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C 7.C 8.B 9.A 10.A
11.C 12.C 13.A 14.A 15.C 16.A 17.A 18.C 19.A 20.B
二、简答题
21.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人民搜索》是为党搜索,也是为人民搜索。
②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又为我们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蓝图。“一心一意跟党走,万众一心奔小康”,是全国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心愿。
22.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树立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微笑面对世界;与不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三、漫画题
23.(1)环保、节约意识比较差,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有些地方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是发展。
(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的节约意识,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
24.(1)材料一说明:五年来,我国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材料二说明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2)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考思品专题复习: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